dob0009那個真的你能夠做到每天十分鐘
所以懂得這個原則,在生活當中要放,工作當中要放,待人接物當中要放,不要執著、不要分別,我們真正用功就在這兩方面。不執著就是轉末那識,不分別就是轉第六意識,你看法相宗裡面講「轉識成智」,不執著是轉末那為平等性智,不分別是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第六意裡頭識轉過來是清淨平等,妙觀察是什麼?妙觀察是覺悟,一點都不迷。《無量壽經》上講的「清淨平等覺」,那個覺就是妙觀察智。所以法相宗告訴我們,轉識成智要從因上轉,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轉,果上轉你就不要理它,因上轉過來,果自然就轉過來。這就是告訴我們,我們中上根性的人真正想修行,就是盡可能減少分別執著,減少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開了。到什麼時候才真正轉過來?阿賴耶跟前五識統統轉過來,你的修行功夫才叫到家;還沒有轉過來,還沒到家。你必須要繼續努力,努力不在其他,努力統統在放下。所以說老實話,凡夫成佛,放下就是!在理論上講是一念之間。所以從前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法裡面修行,是「知難行易」,你為什麼放不下?你不了解事實真相,所以你放不下;了解事實真相,沒有一個放不下的。我們學佛學了這麼久,了解也不少,不透徹。真正透徹,都是從你功夫上看,你是不是真放下,從這裡看,看你的真功夫,你真正了解多少。然後才知道心妙、心高,高明,這個高跟妙都是形容詞,能生萬法。
這是個名詞,下面有解釋,解釋還是用比喻來說,「謂三昧須彌」,你看這就不是假的,事上的須彌,須彌是妙高,三昧妙高。三昧是佛法修行的總樞紐,總的原則,三昧是印度梵文音譯的,翻成中國意思叫正受,受是享受,正是正常,正常的享受,妙高!我們凡夫,凡夫沒有。凡夫的享受佛講了五種,就五種受,這個五種是苦樂憂喜捨,身有苦樂這兩大類的受;心有憂喜,你的心有憂、有歡喜,身心這四種;另外一種,身暫時沒有苦樂,心裡也沒有憂喜,這叫捨受。捨受好,捨受是正常。它為什麼不叫三昧,還叫捨受?因為你捨的時間很短,你不能永遠保持;捨受永遠保持,那就叫三昧。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希望捨受的時間,每天時間愈長愈好。實在沒有辦法做到,我也遇到很多從事於公務的這些人士,他們事務太忙,尤其是一些國家領導人,真的是日理萬機。碰到我,我總是告訴他,你每天不要多,十分鐘,十分鐘什麼?修捨受。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十分鐘,什麼都不要想,心沒有憂喜、身沒有苦樂,這是什麼?養生之道。那個真的你能夠做到每天十分鐘,你永遠保持頭腦清楚,這就像什麼?禪宗講靜坐,不要多,坐十分鐘,養成習慣,每天坐十分鐘。坐的時候,不管什麼姿勢沒有關係,實際上不坐也行,你站著、散散步都可以,十分鐘。只要你把苦樂憂喜放下,你就生智慧,你就心地清淨,能量就充足。要曉得苦樂憂喜消耗能量,我們的飲食是能量的補充,為什麼佛陀在世他們一天只吃一餐?他消耗得少,沒有別的原因。也就是說他們統統都大部分在捨受,他沒有苦樂憂喜,他消耗能量少;苦樂憂喜愈多,消耗能量愈多,就這麼個道理。所以阿羅漢一個星期出來托缽一次,他心更清淨,他得三昧,阿羅漢得三昧;辟支佛的定功更高,半個月出來托缽一次,他就夠了。我們凡夫一天三餐還不夠,還要吃好多點心,那就證明他的能量消耗太多了。【*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