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倫理道德相背的這些相不看
  >>>佛經裡面有很多種講法,有二種性、有五種性、有六種性。二種講法,《地持經》裡頭有說,這二種第一種叫「性種性」。性是本性,「謂自無始以來,法爾」,法爾就是自然,自然「六處殊勝,而未種解脫分之善也」。譬如我們人,人有六根,眼根的根性是見,耳根的根性是聽,鼻根的根性是嗅,六根的根性叫六處,六處殊勝。這是自然的,不是哪個人發明的,不是哪個人創造的,自古至今都是這個樣子。「未種解脫分之善也」,這個意思是說,這是本性,自然是這樣的,與善惡沒有關係。確實我們六根的根性與善惡沒有關係,與善惡有關係的是什麼第六意識有關係,第六意識分別;與第七識的關係最大,末那識是執著。末那識是我們這個六根(六根是講眼耳鼻舌身意),講到意根。真正執著善惡,嚴重的分別善惡,是末那識。所以末那識不是性種性,而是第二個,習種性。六根的根性是自性,《三字經》上講的「人之初,性本善」,那是本善,那個本善不是善惡的善,它原本有這個功能,眼能見、耳能聽,這是六根的根性,所以在佛法講它是了別,它不是分別,它沒有分別心。分別心是第六意識,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沒有,不但沒有執著,它也沒有分別,它傳遞給第六識,第六識分別,傳給第七識,第七識執著,所以六、七是習種性。習種性,「習為修習」,學習,「聞法界等流教法,習修眾善,而成之種性也」,這就是《三字經》上所說的「性相近,習相遠」。上面那個性是本性,大家是一樣的,你看每個人眼不都是見,耳不都是聽嗎為什麼你看到歡喜,他看到討厭那是第七識的事情,六、七識,絕對不是眼耳的事情,眼耳沒有。眼耳是本性,六、七、八裡頭都有習性,我們講八個識。所以,他聽到法界等流的教法,這就多了,十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他要是接觸到,我們中國古人講「近朱則赤,近墨則黑」,這是講習性。所以習性關係太大了,他要跟好人在一起,他就變好,他跟惡人在一起,他自然就變惡。所以你就想,教育是多麼重要!
 
我們中國在千萬年之前,老祖宗就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中國古聖先賢最注重的是什麼就是教育。而且知道,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從母親懷孕那天開始。這真不得了,真的不可思議!母親懷孕的那一天,立刻就能注意到,自己起心動念、言語動作一定要如理如法,不能隨便亂動,為什麼影響胎兒。像古籍裡面所記載的,周文王的母親懷他的時候,目(眼睛)不視惡色,與倫理道德相背的這些相不看,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你就想到,他母親在懷孕這十個月當中她多謹慎,從起心動念到言語造作都如理如法。標準是什麼現在我們學的《弟子規》,我們學的《十善業》,我們學的《太上感應篇》,那是她的標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決定不會違犯,真正做到心善、思想善、行為善,影響胎兒。所以這個小孩還沒有出世,在坐胎的時候就受這麼好的教育,聖賢教育。出生之後,你要曉得,他就會看、會聽了,雖然他還不會說,他很聰明,周邊的這些人言行舉止,他看到、聽到、接觸到,他在那裡模仿,他在那裡學習。我們現在很多人誤會,以為小孩不懂事,他什麼都不懂,不必顧慮他,錯了!他比誰都敏感,他真在學。所以中國紮根教育是三歲之前,根就紮好了,一千天。這一千天的學習,古人有句話說得很好,叫「三歲看八十」,三歲他學成的,他到八十歲不會改變。他要學得善,他一生是善人;他要學得不善,問題嚴重了。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母親不管認識字不認識字,都受過這個教育,世代相傳,祖祖相傳,她都懂。鄉下人明白,她受過這個教育,但她沒有念過書,她不認識字,這種人很多,很會教小孩,她懂得倫理道德,她相信因果報應。
 
 //mbme.tw http://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網站 .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供養大眾免費結緣http://www.mbme.url.tw歡迎您的加入
                 
*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請上網看全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