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期文章:200905 (28)
- May 29 Fri 2009 10:01
我們吃簡單的食物
- May 28 Thu 2009 12:41
《弟子規》是做給孩子看的,是身教不是言教
dod0006《弟子規》是做給孩子看的,是身教不是言教
- May 24 Sun 2009 10:39
《弟子規》紮根教育的快樂老人村莊
- May 21 Thu 2009 11:21
供養就是真實功德
dof0006供養就是真實功德
你有大慈大悲、有智慧,真正相信《華嚴》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很重要,那你就想到十大願王。十大願王你不是念,念沒用處,你要懂得意思,你要把它落實。頭一個就是一切恭敬,我們在今年年初元旦那天我寫了幾個字,跟同學們互相勉勵,就這個意思,要學謙卑,要學尊重別人,這就是「禮敬諸佛」。為什麼?佛在這個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對一切眾生的尊重、禮敬,我是把他看作佛,我對佛的尊重、禮敬。你能夠這一生當中做到,你就成佛了。我還把他看成低一等,他不如我,我是凡夫,我這一生永遠成不了佛,為什麼?你還是在二法。自他不二,他是佛,我也是佛,佛佛道同,佛跟佛,自己謙卑,尊重別人。你看五十三參就知道了,五十三參是五十三尊佛,示現給我們看的。你看他教善財童子,教完之後自己謙卑,我不如別人,你到哪些地方參訪,那些善知識都比我高明。其實平等的,這都是教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怎樣去做人。如果我們都是自己謙卑,【尊重別人,天下太平,哪有什麼衝突?對立沒有】,矛盾沒有,衝突沒有了,你想想是不是的?對立、矛盾、衝突,都是從哪裡生的?自己傲慢,不尊重別人。你不尊重他,他也不尊重你,衝突就發生,對立就現前。你看普賢菩薩這一招,不就化解衝突了嗎?
- May 21 Thu 2009 11:16
所有一切的欲望
dog0024所有一切的欲望
你有大慈大悲、有智慧,真正相信《華嚴》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很重要,那你就想到十大願王。十大願王你不是念,念沒用處,你要懂得意思,你要把它落實。頭一個就是一切恭敬,我們在今年年初元旦那天我寫了幾個字,跟同學們互相勉勵,就這個意思,要學謙卑,要學尊重別人,這就是「禮敬諸佛」。為什麼?佛在這個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對一切眾生的尊重、禮敬,我是把他看作佛,我對佛的尊重、禮敬。你能夠這一生當中做到,你就成佛了。我還把他看成低一等,他不如我,我是凡夫,我這一生永遠成不了佛,為什麼?你還是在二法。自他不二,他是佛,我也是佛,佛佛道同,佛跟佛,自己謙卑,尊重別人。你看五十三參就知道了,五十三參是五十三尊佛,示現給我們看的。你看他教善財童子,教完之後自己謙卑,我不如別人,你到哪些地方參訪,那些善知識都比我高明。其實平等的,這都是教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怎樣去做人。如果我們都是自己謙卑,【尊重別人,天下太平,哪有什麼衝突?對立沒有】,矛盾沒有,衝突沒有了,你想想是不是的?對立、矛盾、衝突,都是從哪裡生的?自己傲慢,不尊重別人。你不尊重他,他也不尊重你,衝突就發生,對立就現前。你看普賢菩薩這一招,不就化解衝突了嗎?
- May 21 Thu 2009 11:07
不尊重別人
dol0006 不尊重別人
你有大慈大悲、有智慧,真正相信《華嚴》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很重要,那你就想到十大願王。十大願王你不是念,念沒用處,你要懂得意思,你要把它落實。頭一個就是一切恭敬,我們在今年年初元旦那天我寫了幾個字,跟同學們互相勉勵,就這個意思,要學謙卑,要學尊重別人,這就是「禮敬諸佛」。為什麼?佛在這個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對一切眾生的尊重、禮敬,我是把他看作佛,我對佛的尊重、禮敬。你能夠這一生當中做到,你就成佛了。我還把他看成低一等,他不如我,我是凡夫,我這一生永遠成不了佛,為什麼?你還是在二法。自他不二,他是佛,我也是佛,佛佛道同,佛跟佛,自己謙卑,尊重別人。你看五十三參就知道了,五十三參是五十三尊佛,示現給我們看的。你看他教善財童子,教完之後自己謙卑,我不如別人,你到哪些地方參訪,那些善知識都比我高明。其實平等的,這都是教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怎樣去做人。如果我們都是自己謙卑,【尊重別人,天下太平,哪有什麼衝突?對立沒有】,矛盾沒有,衝突沒有了,你想想是不是的?對立、矛盾、衝突,都是從哪裡生的?自己傲慢,不尊重別人。你不尊重他,他也不尊重你,衝突就發生,對立就現前。你看普賢菩薩這一招,不就化解衝突了嗎?
- May 21 Thu 2009 10:58
本覺本有,不覺本無
doe0005本覺本有,不覺本無
你有大慈大悲、有智慧,真正相信《華嚴》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很重要,那你就想到十大願王。十大願王你不是念,念沒用處,你要懂得意思,你要把它落實。頭一個就是一切恭敬,我們在今年年初元旦那天我寫了幾個字,跟同學們互相勉勵,就這個意思,要學謙卑,要學尊重別人,這就是「禮敬諸佛」。為什麼?佛在這個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對一切眾生的尊重、禮敬,我是把他看作佛,我對佛的尊重、禮敬。你能夠這一生當中做到,你就成佛了。我還把他看成低一等,他不如我,我是凡夫,我這一生永遠成不了佛,為什麼?你還是在二法。自他不二,他是佛,我也是佛,佛佛道同,佛跟佛,自己謙卑,尊重別人。你看五十三參就知道了,五十三參是五十三尊佛,示現給我們看的。你看他教善財童子,教完之後自己謙卑,我不如別人,你到哪些地方參訪,那些善知識都比我高明。其實平等的,這都是教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怎樣去做人。如果我們都是自己謙卑,【尊重別人,天下太平,哪有什麼衝突?對立沒有】,矛盾沒有,衝突沒有了,你想想是不是的?對立、矛盾、衝突,都是從哪裡生的?自己傲慢,不尊重別人。你不尊重他,他也不尊重你,衝突就發生,對立就現前。你看普賢菩薩這一招,不就化解衝突了嗎?
- May 17 Sun 2009 19:55
確實他們讀聖賢書
doe0004確實他們讀聖賢書
【教育一定要發展人文,倫理、道德、因果,社會永遠不會動亂。人有倫理道德不願意做壞事,做壞事對不起自己良心。人真正懂得因緣果報,實在講中國的歷史,《二十五史》就是一部因緣果報的記錄】,很值得人省悟。懂得因果報應不敢為非作歹,社會自然和諧,怎麼可能有動亂發生!我們聽老師的教誨,以後接觸佛法,看到經典的教訓,對這樁事情逐漸明白了。也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人,這是大學問,知道人生到這個世間來為什麼的。確實生到這個世間來,是來圓滿自己沒有完成的功課,提升自己的靈性,這是人生。我們在講席裡頭也常常說,人間的功課就是五倫八德,在佛法裡面就是十善、三皈、五戒,你能把這個學好,你來生就升級了。
- May 17 Sun 2009 19:01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dol0005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中峰禪師說「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跟阿彌陀佛不二;「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此方」,淨穢不二。然後你才曉得自他不二,凡聖不二,你的智慧現前,只要到不二,智慧就現前。佛經裡還有八個字講得妙絕了,「迷唯一念,悟止一心」,一心就是不二,不二就悟了,迷就變成二,二就迷了,不二就覺悟。你能夠在一切人事環境,一切物質環境裡面,都能夠跟不二相應,你得大自在。雖是凡夫,佛菩薩也肯定你,你成佛了,為什麼?你過的生活是佛菩薩的生活,跟他沒有兩樣。佛菩薩就是住在不二裡頭,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全心全力幫助苦難眾生,那你是個什麼人?佛經上講,人到世間來是人生酬業的,你不是這個人,你是佛菩薩再來,你是救苦救難的,你不是業力來的。業力來的才有妄想分別執著,願力來的沒有;業力來的才有疑有慮,有顧慮、有疑惑,願力來的沒有。為什麼?毀譽不二,苦樂不二,憂喜不二,是真入了不二法門。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如是學習,我們就得利益。
- May 17 Sun 2009 18:56
天天跟電腦做朋友沒有感情
dok0004 天天跟電腦做朋友沒有感情
大方廣佛華嚴經檔名:12-17-1844(第一八四四卷)2007/10/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May 17 Sun 2009 18:34
求健康長壽
doa0003求健康長壽
中峰禪師說「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跟阿彌陀佛不二;「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此方」,淨穢不二。然後你才曉得自他不二,凡聖不二,你的智慧現前,只要到不二,智慧就現前。佛經裡還有八個字講得妙絕了,「迷唯一念,悟止一心」,一心就是不二,不二就悟了,迷就變成二,二就迷了,不二就覺悟。你能夠在一切人事環境,一切物質環境裡面,都能夠跟不二相應,你得大自在。雖是凡夫,佛菩薩也肯定你,你成佛了,為什麼?你過的生活是佛菩薩的生活,跟他沒有兩樣。佛菩薩就是住在不二裡頭,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全心全力幫助苦難眾生,那你是個什麼人?佛經上講,人到世間來是人生酬業的,你不是這個人,你是佛菩薩再來,你是救苦救難的,你不是業力來的。業力來的才有妄想分別執著,願力來的沒有;業力來的才有疑有慮,有顧慮、有疑惑,願力來的沒有。為什麼?毀譽不二,苦樂不二,憂喜不二,是真入了不二法門。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如是學習,我們就得利益。
- May 17 Sun 2009 18:32
不起心動念叫觀「通顯三世間自在」
- May 17 Sun 2009 18:08
儒釋道能夠繼續承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