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K文件-因果病痛 (51)
- May 23 Tue 2023 21:48
淨空老法師 病苦的原因是什麼老人癡呆症該送養老院嗎 .修福卻得不到福報是因為我們有三種嚴重的業障沒有消除
- Feb 24 Fri 2023 18:49
淨空老法師 阿彌陀佛是大醫王,若人不念,非愚即狂 做什麼樣的好事,不如念一句阿彌陀佛
- Jan 30 Mon 2023 13:00
淨空老法師 - 看人家多少缺點 原來就是自己的缺點 這一願非常重要不能不知道
- Jun 29 Wed 2022 21:58
淨空法師:什麼習慣 學到老死都沒有得到利益 最嚴重的懷疑,問題在哪裡
- Jun 07 Tue 2022 10:25
淨空法師 什麼東西是你的 由自己業障所造成的病 要怎麼治
- Oct 16 Sat 2021 10:57
成德法師 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 第1集 修行從改性格改習氣下手 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
- Sep 13 Mon 2021 21:29
一心念佛《佛說阿彌陀經》成佛之道功德無量!
- Mar 26 Fri 2021 20:17
淨空老法師:在家同修如何能做到淨念相繼 用心不能專是修行人大病
- Dec 16 Wed 2020 16:58
上淨下空法師 太上感應篇 第13篇 這一生當中你沒有受報來生決定受報跑不了
- Nov 20 Fri 2020 21:34
弟子規》|開吉法師主講|第3集
- Aug 25 Tue 2020 17:38
淨空老法師:修忍辱的教材太多太多 太上感應篇 第98-99篇
- Oct 09 Sun 2011 19:39
緣,一生都遇不到--傅師姐
- Oct 08 Sat 2011 18:09
自己受到的傷害--黃永置
- Dec 25 Sat 2010 16:23
我感覺到人間是地獄太苦了
- Dec 17 Fri 2010 11:06
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瞋痴
- Nov 18 Thu 2010 09:55
看完這篇文章 我慚愧得哭了
- Oct 27 Wed 2010 08:42
眾生糊塗果報現前後悔莫及
- Aug 10 Tue 2010 09:10
不合自己意思的環境就怨恨
不合自己意思的環境就怨恨
「故須入三昧」,底下這一句說得好,「以淨攀緣染習力故」,淨是淨化,三昧是清淨心,清淨心淨化,淨化什麼?淨化攀緣染習力。我們今天天天都在攀緣染習力,都在這裡頭,我們沒有法子淨化;如果我們有辦法淨化,我們學佛的功夫就得力。你看它這有個淨字,這個淨字是關鍵的字眼,我們今天是它的相反,我們是染,我們的心染污,也就是常常受環境的感染 【***合自己意思的環境就生貪愛心,貪戀,不合自己意思的環境就怨恨, 這是隨著環境在轉,隨緣隨變,這個麻煩就大了,為什麼?造的業愈造愈深,愈墮落愈嚴重,在搞這個。我們要想救自己,要想不墮惡道、不受地獄苦,惡道跟地獄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不能說它沒有,等到哪一天你發現它有,你後悔莫及 *** 】 什麼時候?古人所謂是惡貫滿盈,你壽命到了,閻王小鬼找你的時候,你就後悔莫及,你那時候知道這事情是真有,後悔莫及。聰明人、老實人要相信古人言語,尤其是佛菩薩、聖賢,他們不欺騙人,他們不會說假話。所以《金剛經》上說,如來是五語者,如來說話是五種語。第一個是真語,他所說的都是真的,沒有一個字是假話。如語,如是什麼?他說的跟事實真相完全一樣,他不會加一點,也不會少一點,這叫如語。不妄語,不欺騙你,你能不相信嗎?你要不相信,他沒有吃虧,是你吃虧,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所以一定要相信,你相信,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認真努力去學習,常常要想到淨化。實在講,佛菩薩真的也告訴我們一服淨化劑,那是什麼?「南無阿彌陀佛」,這是淨化劑。心裡在浮動的時候,提起這句佛號,你就恢復正常。順境常常提起這句佛號,貪心就不起來;逆境提起這句佛號,怨恨就擺平了,恢復到清淨平等。保持著清淨平等,那就叫三昧,保持的時間久了就生智慧,就是你自性裡面本有的智慧透出來了,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你有這個能力把攀緣染習淨化,「無作真智方明現故」,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這個時候漸漸就現前。「以是義故,須入三昧」,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必須要入三昧。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說用功夫,會用功夫的人他懂得這個道理,他在隨緣裡面保持著不變。無論在什麼環境,大風大浪裡面保持著冷靜,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你就有能力控制環境;你不被環境所轉,你就能夠轉變環境。《楞嚴經》上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有能力轉外面境界,那你跟如來沒有兩樣。中國古人有一句諺語說,「靜裡乾坤大」,就是心地清淨,形容清淨心,那裡頭天地大。在中國過去,儒釋道三家都重視三昧、重視禪定、重視清淨心,這三個名詞是一樁事情,清淨心就是三昧,三昧就是禪定,一而三,三而一。 //mbme.tw http://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網站 .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供養大眾免費結緣http://www.mbme.url.tw歡迎您的加入
- Aug 10 Tue 2010 09:05
功德就好大你在這裡續佛慧命
功德就好大你在這裡續佛慧命
>>>現在我們這個時代,比起上一代,上一代是五十年前,佛法衰了,衰很多。什麼原因?表演的人少了,講經的人少了;換句話說,真正學佛的人你沒看到,沒地方去看,你也沒法子去聽,你的信解不能現前,佛法才衰。我們自己發心求受三皈五戒,好事情,這是發心要做一個真的佛弟子。受了三皈五戒,有沒有做到?如果真做到,你的功德就好大,你在這裡續佛慧命,你在這個地方弘法利生。你能夠做出來,把十善、三皈五戒做出來,變成你自己的日常生活,變成你自己的思想行為,每個人接觸你,看到這是佛門弟子,與現在社會大眾有顯著的不相同。現在這個社會,一般人他不是修十善業,他是修十惡業;他不是修三皈,三皈是覺正淨,他修迷邪染,迷邪染一天比一天嚴重,他搞這個。這是我們曉得的,我們應該要怎麼做?我也常常提醒同學,我知道這個社會染污的力量太強,誰能抵擋?菩薩在這個時代也得戰戰兢兢,一不小心就退轉,就隨流合污,唯一的辦法就是不離開佛菩薩。佛菩薩在哪裡?佛菩薩在經典裡。
- Aug 10 Tue 2010 08:49
造作的惡業 三惡道去受苦
造作的惡業 三惡道去受苦
>>>第八段是「明入定因緣」,第九段是「明十方諸佛與十智」,給他的加持,十種智慧。第十就是剛才念的這一段,「明法慧出定演說十種住門」,這十住法門,這是說前面這一品經從開頭到這個地方,它的大意。下面他就依照這個十門來解釋,道霈禪師的《疏論纂要》,選擇《合論》幾個重點幫助我們學習。我們看第一「釋菩薩名者」,解釋菩薩名號,「如十信位中菩薩下名,悉同名之為首」,這是講前面這一個大單元就是十信,這一個大單元是講十住。十信我們已經念過,十信菩薩每一位菩薩名號下面一個字都是首,十住菩薩下面這個字都是慧,我們看到法慧。十信位第一位是覺首,他講的有覺首、目首、財首、寶首、德首、精進首、智首、法首、賢首,這都稱為所謂十首菩薩,「悉同名之為首」,首是開端,「為明信心,以信為首」。所以大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不信你就沒法子學 ,信心才能夠契入,信是入道的根源,入道的第一個條件,以信為首。清涼在《華嚴經》裡面,也是把信擺在第一。從十住以下這是第二個大單元,解門,信解行證,這一個大單元分量很大,差不多是《華嚴經》的二分之一,給我們講解,行門只有一品。由這裡可以能看得到,解重要,解講得很詳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都是講解,到等覺都是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