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ol0007 不求菩提,無大智也
 
 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四十九年,跟孔子一樣,釋迦牟尼佛沒有發明、沒有創造。《華嚴經》玄義裡面,清涼大師註解裡告訴我們,世尊也是述而不作。他說他所講的每句話、每個字,都是古佛所說的,他沒有增加一個字,沒有改一個字,沒有加一個字。這個話我們能相信嗎?我們現在相信了,從前不相信,現在相信了。現在怎麼相信?道理搞清楚了。這個道理是什麼?道理是聖賢他是從自性裡流出來的。釋迦佛的東西是從自性流出來,阿彌陀佛也是從自性流出來的,一切諸佛都是從自性流出來的,從自性流出來相同的,佛佛道同,他見性了。佛在經上不是講得很清楚嗎?「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你的智慧是自性裡本有的,你的德能,德行、能力也是你自性本有的,只要你見了性,自性流出來它怎麼會不一樣!孔孟沒有見性,他能遵守祖宗代代相傳的,好,了不起,給後人做最好的榜樣。佛是明心見性,你看《六祖壇經》,《六祖壇經》裡頭字字句句,你跟佛的大乘經教去對,有沒有一句話衝突?沒有,自性流出來的。無論在理論上、在方法上、在境界上、在果用上,都相同。
 這個道理我們懂得,懂得之後就相信了,佛出現在這個世間一生誘導人沒有別的,誘導你明心見性,回歸到自性,你就圓滿了。回歸到自性就成佛了,在佛法裡叫成佛,你把你真正的自己找到了。凡夫是迷失了自己,佛菩薩是找回來了,他找回來,看到我們想找回來,他就來幫忙。我們還不想,不想他在旁邊等著,等你什麼時候想把自己本來面目找回來,把自己的本來佛找回來,他就幫你忙。只要你動這個念頭,所謂講三寶就加持你;你沒有這個念頭,佛菩薩雖然都在我們周邊,你也沒有絲毫感覺。如果有這一念,感觸就多了,到功夫得力的時候,你會發現三寶加持力量就在周邊,從來沒有離開過。然後才知道,我當時糊塗不相信,造作無量無邊罪業,他也在我身邊,也從來沒有離開過,只是像陌生人一樣。現在豁然覺悟了,好像很親切,在從前很陌生。從來沒離開過,這真的,這不是假的。
 所以,菩薩跟聲聞恰恰相反,為什麼?聲聞不為眾生,菩薩念念為眾生,念念不捨眾生。此地這個念念我們要明瞭,不是像我們起心動念,像我們起心動念那他就迷惑了,他就變成凡夫。菩薩念念什麼?你要看中國文字,這個念字裡頭意思,念是什麼?念上面是個「今」,下面是個「心」,就是現在的心。現在的心是什麼?是眾生,這就是菩薩。他沒有起心動念,他念念是眾生,所以說生佛不二,他跟一切眾生已經融合成一體。這當中沒有界限,絕不是有起心動念,這叫真佛,這是佛心。二乘沒有,二乘必須眾生有感,他才有應。他有應他還有選擇性的,換句話說,他還有很多條件,不適合這個條件你就入不了他的門。每個阿羅漢習氣沒有斷,每家的門檻不一樣,那叫真是度有緣人;不像佛菩薩大慈大悲,普度眾生,所以這有大悲心。
 「不求菩提,無大智也」,阿羅漢往往到這個境界他就很滿足了,不想再向上提升。他的正覺現前,他上面有正等正覺,再上面有無上正等正覺,他正覺就很滿足了。佛告訴我們,阿羅漢會不會迴小向大?肯定會,他停留是有期限的。佛告訴我們,阿羅漢在他這個境界裡,一般來講多數是兩萬大劫,兩萬大劫之後他會迴小向大,他就希望再向上提升。辟支佛比阿羅漢聰明,辟支佛是一萬大劫,也會向上提升。這是佛在大乘經教裡跟我們說明的。
 「大饒益者」,這是菩薩,大乘菩薩,「具悲智也」,他具足大慈大悲、大智大德,他具足,像前面所說的。你看阿羅漢已經有這樣的神通,你就想想,菩薩的智慧、神通、道力超過阿羅漢太多了!這個比喻裡頭最重要的就是第三、第四句,「能以一身現多身,復以多身為一身」,這句最重要。我們要學習的也是學這句,我們要學菩薩求智慧,要學菩薩念念為眾生。雖然我們現在分別執著都沒有斷,行,分別執著沒有斷,你只要發大心,那個大心太大了,就把分別執著給擠破,自然就超越了。沒有任何條件幫助苦難眾生,只要自己有這個能力盡心盡力去做,決定不要懷疑。許多人修積功德的時候,就是被疑障礙住,所以大乘教裡佛說,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他不疑的時候他就勇猛精進,【所以勇猛精進是菩薩唯一的善根,他只知道向前,他沒有後退;如果他有疑他就中止,他就退轉了】
 譬如現在我們講做好事,有人怕我們這些錢財被人騙,不敢做了。這是許多善緣功德擺在你面前,你就捨棄掉了,【菩薩做這個沒有懷疑。沒有懷疑是正確的,你一個善心,對人從來都沒有懷疑,常常欺騙你的人,到最後他會覺悟,他會被你感動,他會回頭,這怎麼樣?你度了一個人。你幫助這個人轉惡為善,轉迷為悟,這是多大的功德】。我們在經教裡學到,可是在過去在事相裡面遇到過這麼一樁事情,我也給諸位報告多次。道安老法師,這個人了不起,他沒有為個人想,沒有嫉妒心,我跟他的時候還很年輕,他大概大我二十多歲,是我父親這一輩。在台北他辦大專佛學講座,借中國佛教會的講堂,一個星期上一次課,星期天。那個時候台北市地區的大專學生,來報名參加佛學講座的,從三百人,大概半年之後到八百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tb 的頭像
    amtb

    久久久華藏淨宗學會 多元文化社會教育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