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教學用網路電視來傳播快                                                                    
 
>>>古時候,你要曉得,那些帝王他們聰明,他們請的一些專家學者到宮廷裡面去上課,皇帝坐在那裡聽。皇帝知不知道?皇帝知道,甚至於皇帝所學的比講的人還高明。他自己不講,請別人講,他坐在那裡聽。這個教育的意義很深,我們要懂。人家一看,皇上都聽了,聽某個老師講,全國人民對老師尊敬,對這門課程尊敬。你自己不帶頭,叫別人學,人家說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道理不能不懂。所以今天世界的混亂,如何對治有方法了,一定有好效果。如果國家領導人,這個老師在講《弟子規》,國家領導人也在聽,從電視上播出去,全國人看到了。我們的總統、我們的總理都在那裡學《弟子規》,全國人都見到,全國人人都學的話,不到半年,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就安定。所以現在用遠程教學,用網路、用電視來傳播,快。這一個國家地區只要能夠培養三十、五十個這樣的好老師,每天在這攝影棚裡面去講,或者一個大教室去講,現場錄相。你看國家領導人、這些部長、這些官員都在那裡聽,天天利用電視來播放,我相信絕對不會超過一年,這個國家地區社會安定。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j0033 「以方便三昧,寂然不動」
 
下面再說山,「山者,高勝義故」,所以要懂它的意思,高,殊勝,無比的殊勝。「像此十住,住佛所住法身妙智慧海故」,用這個來表佛的法身,用這個來表佛的妙慧。「是出世高勝義故」,世就是指十法界,十法界在大乘教裡面都叫凡夫,六道叫內凡,六道之內的內凡;四聖法界叫外凡,它是六道之外,十法界之內,沒出十法界。十住超越十法界,他不在十法界裡面,所以這叫出世高勝。「妙峰山者,不動義」,它還有個意思,須彌山「諸天所居,妙樂義,莊嚴義」,你看三十三天住在那裡,四王天住在當中,住在半山,山頂上是三十三天住的,這有妙樂、有莊嚴,有這個意思。「像此位菩薩」,這就彷彿好像十住菩薩,「以方便三昧,寂然不動」,這八個字非常重要。方便三昧是什麼?應化,他的活動空間大了,不是一個大千世界,他的活動空間是遍法界虛空界,跟妙覺果佛沒有兩樣。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i0013 不可以有生滅尋思觀察     
 我們從前面來看,真正入門是阿羅漢,阿羅漢是七信位的菩薩,《華嚴經》七信位的菩薩,入門。如果我們要把門檻放低一點,說什麼人入門?初信位的菩薩入門,也能講得通。初信位是什麼?小乘初果,大乘《華嚴經》上講的初信。能夠這樣講法,他斷八十八品見惑,見思煩惱,見煩惱斷盡。八十八品見惑,佛在一般教學上把它歸納五大類,好講,第一個是身見,也就是初信位的菩薩、小乘初果,不再執著身是我。凡夫都執著身是我,這身見,非常愛惜這個身,這是很嚴重的煩惱,你不能解脫。身不是我是什麼?身是我所,是我所有的,不是我。就好像衣服一樣,我們把人身當作我,衣服是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不是我。初信位的菩薩,他就明白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這一關很重要。這個破掉之後,你就入《金剛經》上所說的「無我相」,無我相那就無人相了,你看到別人也不執著了。「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眾生是宇宙,壽者是時間,你漸漸能突破時空,這入門。登堂,阿羅漢以上就登堂,十信位裡七信、八信、九信、十信,這登堂;初住入室,入如來智慧之家,為真佛子。所以入門、登堂是相似位,不是真的,真佛子入室。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l0040 所以佛法講信解行證  

初住菩薩就有能力在十法界,隨感,隨眾生的感他就應化,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以佛身得度他現佛身,應以比丘身得度他現比丘身,他得大自在,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面講的三十二應。應,不離本處,能夠遍十方遍法界,哪個地方有感,那裡就有應,有這麼大的能力,為一切眾生現身說法。現身說法,他還會不會起心動念?給諸位說,沒有,決定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這個要懂。不懂沒有關係,後面一遍一遍的來說明,你慢慢去體會。不懂不要去想,愈想距離就愈遠,為什麼?想是妄想,放下妄想你真正契入,你就真懂得了,只要有妄想就不行,這是佛法。佛法裡面確實有最高的科學,科學說什麼拿證據來。拿不出證據就不合科學,科學的精神就是要證據,成佛得拿證據來,證據向誰拿找成佛的人。譬如你入定,你這個定的功夫能夠到四禪八定,六道裡面的事情你就看得清清楚楚,你拿證據來,這證據拿不出來。可是我要知道,我看到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我要找誰來作證找個也有這樣的定功,我就向他請教,跟他講我看到的境界,他跟我講,對,沒錯,我看到跟你一樣。然後再找第三個人,那個人也有這種定功,你去問他,他說我看到的跟你們兩個人一樣,這證據。而且它平等,只要你把執著放下你就見到,它怎麼不是科學!高等科學。科學家要用儀器,佛法不用儀器,儀器永遠找不到真相,為什麼分別執著沒放下,你怎麼能見到真相!所以開悟的人要找祖師大德給他做證明,祖師大德他是開悟的人,你說出你悟入的境界,他知道,你一提他就了解,他給你印證。印證他就是你的老師,你就是在他會下開悟的,他給你做證明。佛成佛了,要找別的佛給他做證明,它是講要證據的,所以佛法講信解行證,後頭有個證,沒證不行。我們這裡講宗趣,趣就是證,這就科學精神,你要說佛教是不科學的,那信解行證,證,科學講得通。這是會,第三會。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48 「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色界、無色界雖然苦樂憂喜他斷了,這個斷不是真斷,是他的定功把它伏住,這個斷叫伏斷,石頭壓草沒有除根。所以它在大乘教裡面它不叫禪定,它叫捨受,不叫三昧,叫捨受,真的斷掉就叫三昧。佛法裡面有三昧,世間法裡頭沒有三昧,捨受是相似的三昧,定失掉了,他煩惱又起現行。所以我們要真斷,真斷在哪裡斷?在生活當中斷,在工作當中斷,在處事待人接物裡頭斷。學什麼?不再執著,不再分別。當然你一下斷不乾淨,分別執著降溫、減輕,一年比一年輕,一個月比一個月輕,這是真精進,這是大精進。只要這個東西減輕,智慧就增長,為什麼?它障礙了你的智慧、德能,也就是《壇經》上講的第三句「本自具足」。具足什麼?《華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那就是本自具足。這個東西把你的智慧、你的德行、你的能力、你的相好障礙住,不能現前。你放下一分它就透一分,放下兩分它就透兩分,放到一定的程度,《金剛經》上說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你想想這兩句話是什麼境界?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初住菩薩的境界。你不能把無明破掉,你的心不清淨;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清淨。所以你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統統現前了,這不要求,本來有的,果!為什麼要學佛?現在人講的我要求聰明智慧,我要求無量的財富,今天把整個地球財富給你,整個太陽系、整個銀河系的福報都給你,太小了,九牛一毛,不值得一提。你只要一見性,你得到的是整個宇宙,遍法界虛空界。所以你要問,你學佛為的是什麼?我要得到整個宇宙,給我地球我不要,太小了,這算什麼!你只要一見性,初住菩薩就得到了,能生萬法,那才叫真實的智慧、真實的福報。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f0045 世出世間一切法本來具足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八八0卷)  2007/12/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1880 ★請上網看全文★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j0032 念念不忘父母老師恩德 

最後一條「成軌儀故」,軌是規矩,儀是儀式。教學得有教學的規矩,有個教學的程序,這句經文列在此地就是教學的規矩、教學的程序,不能少的,這個程序不能省略的。這說明為什麼入定,入定有這六個意思在。「餘如玄說」,玄是玄義,其他的清涼大師在玄義裡面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比這裡說得更詳細。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47 「本覺本有,不覺本無」

說到這個地方,我就很自然想起,我在二十六歲的時候剛剛接觸佛法,第一次見出家人,我見的出家人是章嘉大師。我向他請教,提了一個問題,我知道佛法好、佛法殊勝,有沒有什麼方法讓我們很快就能夠契入?我們提了這個問題。老師看著我,我也看著他,一看就看了半個多鐘點,這什麼?三昧,入定。他一直看到我的情緒整個定下來,他才跟我說話,這有道理。年輕人心浮氣躁,你給他講,耳邊風,這個耳朵進去那個耳朵出去,不管用。定了半個多小時,我好不容易半個多小時在等他一句話,等到之後,這個話一輩子都忘不了。這個教學法高明,這個教學法不是他的,經上有的,《華嚴經》上不就是這樣教學法嗎?這才能夠傳道,才能真正得道。我跟章嘉大師三年,我跟他那時候他老人家六十五歲,我二十六歲,他是六十八歲圓寂的,我跟他三年。每次見他我都有問題向他請教,他至少讓我靜下來五、六分鐘他才說話,他不是一問馬上就答,沒那麼快,言語、行動都非常緩慢。那個時候不知道,到以後學了大乘教才知道,大乘經裡面常講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我從章嘉大師的日常生活當中看到了,真的常在定中,行住坐臥都在定中,叫人不能不佩服。他接見的客人也很多,沒有廢話,往往客人來訪問的時候坐上一、二個小時,我想他老人家說的話絕對沒有超過二十句。我跟他三年,沒有超過二十句的。可是句句實用,沒有廢話,講的東西簡單明瞭。所以這個我們要學。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f0044 想爭取名聞利養

這是講人法界裡就具足十法界。我們雖然得人身,想想我們得這個人身現在在哪一法界,而且這個十法界還不是穩定的。我們念佛人,在念佛堂上念上一個鐘點的阿彌陀佛,這時候心很專、精神很集中、專注,你念這一句佛號沒有雜念,這一個小時你在佛法界,這一個小時你在極樂世界。它怎麼會一樣?我們現在這兩個小時在學習《華嚴經》,這是菩薩法界、這是聲聞法界。如果我們在想發財、想爭取名聞利養,很可能就變成餓鬼法界、修羅法界、羅剎法界。起心動念,境界就不一樣,所以佛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佛在《十善業道經》裡面講得很清楚,給龍王說的,這個世間眾生心想異故,所以種類無量無邊。沒有一法不是從心想生。到心什麼都不想了,那就叫三昧、就叫做正受。所以我們的受一定自己要明瞭,要肯定自己我們的受是不正常的。正常的受,我們從大乘佛法的標準上來說,最低的標準是阿羅漢,真正算是得到正受。嚴格的說,阿羅漢還不行,嚴格的說什麼人得真正正受?法慧菩薩,他得的才是真正正受。四聖法界裡面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是相似正受,不是真正的正受,相似的正受。這是天台大師的意思。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e0033 對老師的恩德還是念念不忘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四一卷) 2009/2/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2041 ★請上網看全文★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