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0006你從這裡包容他
所以要曉得,心量,我在過去講經常說,你要把心量放大,大到什麼程度?大到把六道擠破,你就出了六道。再大,再大把十法界擠破,你的心量超過十法界,比十法界大,那就出去了;比六道大,你就超出六道。我從前講經曾經教大家用這個方法,這個好懂!你的心量不大,你不能容忍,所以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如果心量很小,貪心很重,你出不了鬼道。現在雖然你得人身,你從哪裡來的?你從三惡道來的。這一生得了人身,得人身之後你帶著有濃厚三惡道的習氣,三惡道的習氣就是貪瞋痴。你貪瞋痴很重,心量很小,嫉妒心很重,瞋恚心很重,這樣的,你就看到這個人是從惡道來的。將來怎麼樣?將來一轉眼他又回到三惡道去。這樁事情《地藏經》上講得很清楚,在惡道裡受苦,地藏菩薩很不容易把他超度,脫離餓鬼到人道來。人道裡一打轉,沒有多久他又回去了。這鬼王說你怎麼又回來了?進進出出不知道多少次!從這裡顯示出地藏菩薩慈悲,把你度出去又回來、度出去又回來。這什麼?習氣太重,心量窄小。
- Jun 21 Sun 2009 09:16
你從這裡包容他
- Jun 19 Fri 2009 12:10
甚至於還有挑撥是非
doo0002甚至於還有挑撥是非
我們講今天學佛,甚至於天天在這裡講經說法,我們還貪圖名聞利養,心不善;我們的行為,還用種種方式去欺騙別人,行不善;口裡還有妄語、還有惡口,甚至於還有挑撥是非,兩舌,這不能往生。這要跟那些阿公阿婆去比,相差太遠了。這都是我們自己要認真反省,為什麼我們的道業不成?為什麼人家學的時間並不長,居然能夠預知時至,站著走、坐著走,這我們看的很多,聽說的就不必說,更多了。為什麼?我們對於經教,了解不夠透徹,我們的信心,古人說叫「露水道心」,或有或無,有時候信,有時候不信。不信,才敢造業,才敢騙人。信,怎麼敢?信就不敢了。還有惡念,貪瞋痴的念頭,這不信。為什麼不信?解得不夠透徹。
- Jun 19 Fri 2009 12:06
貪瞋痴慢是俱生煩惱
doh0003貪瞋痴慢是俱生煩惱
這後面講的是『大士光明亦如是』,佛菩薩光明裡面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時時刻刻在加持你。『有深智者咸照觸』,「深智」是具足三學十善,他就有感應。三學是戒定慧,具足三學十善的人能看到。『邪信』是外道,『劣解』是二乘,底下是『凡愚』,這個凡愚就是充滿了貪瞋痴慢。貪瞋痴一般人很容易懂,慢疏忽了,他並不以為他自己驕傲,自己的毛病自己很不容易覺察。學佛的人要承認,傲慢有沒有?肯定有,只要是人,他就有傲慢。為什麼?佛法裡面講得很清楚,貪瞋痴慢是俱生煩惱,末那識裡面就這四樣東西。末那識是我見(就是我執)、我愛(愛是貪)、我痴、我慢這四大煩惱常相隨,你怎麼會沒有?你要沒有,你是菩薩,你不是凡人。轉八識成四智的人他就沒有,那是什麼人?至少是圓初住的菩薩,這是宗門裡面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才沒有。所以儒家講「傲不可長」,我們知道人都有傲慢,從生下來就有,希望透過教育,不要再增長,這是世間法。佛是出世間法,出世間法,這是大煩惱、根本煩惱,有這個煩惱,出不了六道;有這個煩惱,不能往生,這個要懂。往生的人很多,難道他們真的都斷了嗎?是的,他在往生那時候,他雖然沒有斷,叫帶業,它有,它不起作用。這一條聖教,我們才有希望。如果真的要叫我們斷了才能成就,那可以說末法時期沒有一個人能做到。有,有不起作用就好。那是什麼?我們有一點定,有一點慧,戒定慧把它控制住,這不是斷煩惱,伏煩惱,行,【淨宗法門能伏住煩惱,就能往生】。用什麼伏?用十善業道伏,用戒定慧三學來伏,這才行。
- Jun 19 Fri 2009 12:03
常常感到恐怖
dok0005 常常感到恐怖
這個龍王清楚,知道,知道安世高來了,非常歡喜。頭一天晚上托夢給廟裡住持,告訴他,明天有一位高僧到這廟裡來,過去生中是他的同學,要好好的招待他。所以安世高到了之後,寺廟裡面就非常禮遇的來接待。問他,龍王托夢給他,今天有高人到這邊來訪問。安世高到大殿,念一些咒語,別人也聽不懂,這就是跟龍王溝通。然後請龍王現身給大家看看,他不好意思,安世高大師說,你現身讓大家看,了解這個因果事實,能消除你的罪業,這是真正懺悔。所以他就從神龕裡頭爬出來,是一條大蛇,在安世高面前流眼淚,不斷的點頭。安世高給他誦經,祝願,大家才看到,拜了這麼多年的龍王,原來就是這個樣子。
- Jun 19 Fri 2009 12:00
吉凶禍福在一念之間
don0005吉凶禍福在一念之間
佛菩薩的慈悲是說不盡的,佛菩薩的慈悲用什麼樣的比喻都比喻不到。現在我們知道了,所謂佛菩薩的加持,完全是性德自然的顯露,這才是正理。我們有障礙,我們的自性,迷失了自性,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透不出來。實在講,也不是透不出來,變質了。智慧變成愚痴,你本有如來智慧德相,智慧變成愚痴,貪瞋痴的痴;你的德,德變成業習,造業、習氣;果報,就是相好,相好是果報,果報就變成三途六道。這個東西全都是性德,換句話說,你的智慧德相被污染,污染之後它不能正常的發揮,它造業,把它變成了三途惡道。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懂了之後你才曉得,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作自受,與任何人都不相干。一定要自己承當,自己負責任,如果要是怪罪別人,你的過失就更大了。真正一個覺悟的人、明白的人曉得,過失是自己的起心動念,吉凶禍福在一念之間。說到究竟處,你是作佛,你還是作凡夫,也在一念之間。一念覺,眾生成佛;一念迷,你就變成眾生。講到究竟處,講到枝末,那就是我們眼前的吉凶禍福。你一念明白了,化凶為吉;一念迷惑的時候,把福就變成禍。中國福跟禍的寫法很接近,告訴你那只差一點點。隨順煩惱習氣,福就變成禍,吉就變成凶;要隨順你的性德,性德很難講,我們現在俗稱隨順你的良心,隨順你的本善,禍就變成福,災就變成吉祥。今天我們讀這段經文,在這個時代,全球災難頻繁,我們的感觸非常深刻。能感觸到深刻,說老實話,還是有一點福德,還是有一點智慧。如果沒有智慧,沒有福德,他感覺不到,他還要繼續不斷去造業,換句話說,愈陷愈深,果報是三途。
- Jun 19 Fri 2009 11:53
那是性德流露
dog0025那是性德流露
我們今天讀到這段經文,就想到自性光明裡面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這裡頭有智慧,我們今天接觸不到。有沒有同學想到過,這個接觸不到,這是莫大恥辱,原因是我沒有真修行。真修行能接觸得到,為什麼?有緣。障輕,我們的障礙減少一分,就能接受到一分;減少十分,你就能接受十分,非常明顯。業障深重,沒有辦法。接受少分,從什麼地方能夠看得出來?讀經、聽講,你真聽懂了,讀誦的時候真正受感動了,善根發現,那是性德流露。你為什麼會感動?為什麼有人感動得痛哭流涕,自己無法控制?那是性德的流露。
- Jun 18 Thu 2009 14:45
多元文化的義務教師
doj0004多元文化的義務教師
諸位一定要知道,佛教剛剛傳到中國來的時候,是學校,是教學。寺是政府辦事的機構,跟廟不一樣,廟是祭祀鬼神的地方,寺不是的。寺怎麼來的?這個歷史你要懂得。如果同學們有時間,可以到北京故宮去看看。你到故宮裡面去看到,故宮有九個寺,你就曉得寺的來源。寺是什麼?寺是政府辦事的機關,永久設立,不能夠取消的,稱為寺。宰相下面辦事的機關,現在講一級單位,它稱部,部可以增可以減,可以改變,寺不可以。在中國這麼多朝代,一直到滿清,蒙古人入主中國,滿清人入主中國,都沒有改變,這中國傳統文化。寺的長官稱卿,你看古時候常講「三公九卿」,這是為皇帝服務的。三公是什麼人?三公是皇上的顧問,高級顧問,九卿是皇帝下面辦事的主管,九個單位的主管,他們的單位稱為寺。
- Jun 18 Thu 2009 14:38
遇到良好的修學環境
dof0008遇到良好的修學環境
演說的綱領,給諸位說,完全落實在十善業,十善業一展開就是圓滿的佛教。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眾生,無量無盡的這些經論,把它整個濃縮下來,就是一部《十善業道經》。所以,《十善業道經》是一切諸佛自行化他的根,就是經上常常講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的根本。你沒有這個根,你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哪個經典,全落空,你得不到受用。你要學這個,我們在學佛,你得從這基礎學起。《彌陀經》上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要紮佛教的根。同樣一個道理,「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你要是善根少、福德少、因緣少,十善業你修不成,你做不到。我們自己想想,十善業道,我們今天是真的做不到,那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都少!沒有善根,我們對《十善業道經》不認識,不了解,這是沒有善根;沒有福德,是把它輕視了,不願意學,這個東西太小,不值得學習,這是沒有福;沒有因緣,沒有遇到善知識,沒有遇到好的同參道友,沒有遇到良好的修學環境,這是因緣。所以真的要學習,這是很難得,很不容易,三寶加持,祖宗之福,我們才能夠在安徽湯池小鎮,時間並不長,還不到兩年的時間,我們營造一個《弟子規》的氛圍。用外國的話說,我們建立一個《弟子規》的磁場,這是因緣。你在那個地方學,跟你自己在別的地方學不一樣。為什麼?那個地方小鎮裡頭,四萬八千人統統都做到了。這個叫氛圍好,用我們這段經文來講,就是這個光好,氣氛好,這個地區是《弟子規》的氣氛。而《弟子規》實在講就是十善業的落實,怎樣把十善業做到?依照《弟子規》就都做到。
- Jun 18 Thu 2009 14:32
盡形壽依教奉行叫持
doe0007盡形壽依教奉行叫持
觀世音菩薩修行,他給我們一個提示,我們的起心動念,上要與諸佛菩薩相應,仰慕諸佛菩薩,向他學習;下面要跟一切眾生相應,眾生造無量業,受無量苦,念念不忘幫助他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菩薩心,這叫修道人。如果我們這兩條做不到,你不在菩提道上,你縱然是學佛,你是叉路,你是歧途,你把路走錯了。尊敬佛菩薩,仰慕佛菩薩,這個心是不錯,如果有心,沒有行,是假的,不是真的,結果你還是落得一場空,你什麼都得不到。怎樣是真的?真的是依教奉行。佛菩薩教在哪裡?教在經典。佛菩薩在世的時候,你可以跟他學;不在世的時候,留下來的經典,你能夠讀誦受持。讀誦是先把它念熟,關鍵在受持,受是完全接受依教奉行,叫受;持是什麼?永遠不失去,我不是做個兩天就丟掉,不是的,所謂盡形壽依教奉行叫持,叫受持。讀誦受持,你看後頭還有,讀誦受持是直接接受佛菩薩教誨,你是真佛弟子,諸佛讚歎,天龍鬼神尊重你。你是假佛弟子,佛菩薩不護持,鬼神瞧不起你,你的災禍就多了。這是對上,「讀誦受持」。對一切眾生,「為人演說」,這個人是包括九法界眾生。演說並不是講經,這要注意到。演跟說是兩回事情,演是自己做給眾生看,把佛的教誨我要做出來給人看,那叫演,表演,身教;說,說是講經,為別人解說。演在先,說在後,經文裡頭不是說演,是演說,先做出來給人看。佛教給我們什麼?佛教給我們從基本的開始,基本的功沒有,學的經教是假的,為什麼?你沒有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