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狹淨穢差別等事有善惡不清淨
 >>>但是,下面講,這講我們六道,六道裡面,「但天人外道三乘所有因果,皆有所作」,這要記住。天人、外道是六道裡頭眾生,三乘他們超越六道輪迴了,聲聞、緣覺、菩薩、佛。聲聞是小乘,三乘裡面的小乘,緣覺是中乘,菩薩是大乘,這叫三乘,在哪裡?在四聖法界。合起來講,天人、外道、三乘就是十法界,十法界所有的眾生都有因果,所有因果皆有所作。為什麼都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天人、外道是三種煩惱統統具足,我們現在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具足,一樣都不缺。愈往上面去,煩惱輕一點,聲聞、緣覺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就是執著,他有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是分別,他有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是起心動念,所以他有所作。到菩薩,菩薩雖然分別執著沒有了,他有起心動念,所以皆有所作。「以此所生,皆有處所,皆有果報」,只要你有作你就有處所,你就有果報,「廣狹淨穢差別等事」,廣是共業,狹是別業,有淨有穢,四聖法界是淨,六道輪迴是穢,六道裡面,這個穢土裡頭有善有惡。諸位要知道,四聖法界裡頭沒有善惡,它才會清淨,有善惡不清淨。所以有這麼多差別之事,這是說十法界裡頭的。那我們就知道,萬法無作是什麼境界是一真法界裡面的境界,我們應當要學,這是事實真相,這是本來面目,原本是這樣的。我們現在在境界裡起心動念,錯了,要肯承認,要敢放下,改過自新,回歸自性,就對了。這句話說得容易,做起來很難,哪個人不想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試試看,看能不能放下。為什麼不能放下?你用的是妄心,你就沒有辦法放下妄想。「我想放下妄想」,這就是個妄想,以妄想對治妄想,永遠搞不清楚。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宇宙之間萬事萬物你細心觀察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六六卷)  2009/11/18    檔名:12-17-2066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競爭的心 那真是天誅地滅
  
>>>可是現在聖賢教育在社會上是冷門,有人知道好,不敢學,為什麼怕學了之後將來找不到飯吃,好像這個社會不希望有這種東西,幹這個事情在社會上找不到工作。現在大家頭腦裡頭只有一個理念,競爭,聖賢教育教我們忍讓,小孩從小就學忍讓,他將來在社會上還能立足嗎這是很大的障礙。我在年輕的時候,遇到了聖賢教育,我在台灣就一個人,沒有家,一個人的生活很簡單,我就選擇這個行業,一生不跟人競爭,「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曾經有一個節目主持人,是個很有名的主持人,在香港來訪問我,問我這麼一句話,他說「中國諺語有句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法師,你對這句話怎麼看法」我說「這個話錯了,說錯了,怎麼說錯了孔子、孟子不為己,天沒有誅他,地也沒有滅他;釋迦牟尼佛一生不為自己,天也沒有誅他,地也沒有滅他;我在這個時代,我也學孔子,也學釋迦牟尼佛,老天爺也沒有誅我,也沒有滅我,我不是活得很好、活得很快樂嗎可見得這句話害了很多人。」我說你是搞媒體的,以後再不要說這個話,再不要誤導人家。真的,許多人被這句話誤導,認為非要跟人家競爭不可。人要是各個人都有競爭的心,那真是天誅地滅,這個事實我們不能不知道。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像成人之惡比成人之美的要多
 >>>我們一般人學佛,為什麼沒法子入佛境界,學得那麼辛苦就是心態錯了。現在人講以我為主,我看這個人也不滿意,看那個人也不滿意,那怎麼行真正比自己高明的,有德行、有才華的,嫉妒心又生起來,「他還是不如我」。所以不能入佛境界,不能成就,原因在此地。古大德常說,有這種人,這種人不多,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實在自古以來,成人之美的人不多,成人之惡的也不多。不過在今天的社會,好像成人之惡比成人之美的要多,這個比例要多,這就是講亂世。這個比例真的是這樣的,那這個世界混亂,這個世界決定不能夠避免衝突。現在這個衝突麻煩大了,從家庭到全世界,家庭裡面,夫妻衝突,為什麼我們聽了最近中國有幾次企業家他們學習傳統文化的這些論壇,我聽了他們的分享報告,非常感動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才知道是怎麼回事情,才知道自己很多事情做錯了。像夫妻,這個例子很多,太太是女強人,瞧不起丈夫,天天吵架,三天一大吵,吵了三、四十年,現在學了中國傳統文化才恍然大悟,錯了!不容易,認錯,挺有勇氣,認錯了,太太向先生磕頭。先生看到這個樣子非常驚慌,怎麼太太變成這個樣子擔當不起。你看看,夫妻衝突、父子衝突、兄弟衝突、親戚朋友衝突、鄰里鄉黨衝突,一直到種族衝突、宗教衝突、國家跟國家衝突,就麻煩大了,搞得全世界都衝突,整個世界動亂不安。從哪裡來的貪瞋痴慢疑來的,佛在幾千年前就把病根都說出來。怎麼對治佛講得很好,勤修戒定慧,就能息滅貪瞋痴。戒定慧裡面,這三樁事情,定是樞紐,戒是幫助你得定的,戒是講方法,幫助你得定,定能開慧,慧能解決問題。我們看到這些分享報告,佛菩薩、古聖先賢講人性本善,證明了。你看幾十年的衝突,一下接受聖賢教育,他馬上就覺悟、馬上就懺悔,就真能改過自新。這不是佛菩薩示現的嗎?做給我們看的,讓我們這些很固執的人、還沒有回頭的人看看他們,他們在表演。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完全符合自然規律這叫正定
 >>>下面,大師在此地為我們解釋什麼叫三昧。「三者云正」,三這個字意思是正的意思,「昧者云定」,因為三昧是梵語音譯過來的,昧這個音意思是定,合起來就叫正定,「總言正定」,不是邪定,它是正定。什麼叫正定完全符合自然規律,這叫正定。如果我們用意念控制,也能得定,那不叫正定,你是意念在控制的,你那個意念要消失的時候,定就沒有了,就失掉,所以那不叫正定。完全合乎自然,自然是什麼自然是放下。真的放下,這叫正定,沒有昏沉、掉舉,沒有這個現象,精神飽滿,那你才能辦事。「無思所緣境也」,緣就是攀緣,境是境界,境界裡面有順境、有逆境,他統統都可以緣,他能緣境界,緣境界他沒有思,他用清淨心來緣。佛菩薩不但是清淨心,我們現在知道,菩提心裡面講的,真誠心來緣、清淨心來緣、平等心來緣、正覺心來緣、大慈悲心來緣,這叫做正定。正定不是每天盤腿面壁,盤腿面壁強迫你定下來,樣子好像是坐在那裡沒動,裡面還胡思亂想,那個得定叫邪定,那不是正定。我們在五十三參裡面看到,善知識,他是修禪定的,他在哪裡修他在市廛裡面修。古時候叫市廛,現在叫什麼現在叫百貨公司,最熱鬧的地方,他在那裡去逛市場。你看每天在美國mall裡面去逛,這裡也看看,那裡也看看,他在那裡定慧雙修。看得很清楚那是慧,如如不動那是定,他沒有起心動念,樣樣清楚,沒有一樣不清楚,所以它起作用。這是講「無思所緣境」。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合自己意思的環境就怨恨
  
「故須入三昧」,底下這一句說得好,「以淨攀緣染習力故」,淨是淨化,三昧是清淨心,清淨心淨化,淨化什麼淨化攀緣染習力。我們今天天天都在攀緣染習力,都在這裡頭,我們沒有法子淨化;如果我們有辦法淨化,我們學佛的功夫就得力。你看它這有個淨字,這個淨字是關鍵的字眼,我們今天是它的相反,我們是染,我們的心染污,也就是常常受環境的感染 【***合自己意思的環境就生貪愛心,貪戀,不合自己意思的環境就怨恨, 這是隨著環境在轉,隨緣隨變,這個麻煩就大了,為什麼造的業愈造愈深,愈墮落愈嚴重,在搞這個。我們要想救自己,要想不墮惡道、不受地獄苦,惡道跟地獄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不能說它沒有,等到哪一天你發現它有,你後悔莫及 *** 】 什麼時候古人所謂是惡貫滿盈,你壽命到了,閻王小鬼找你的時候,你就後悔莫及,你那時候知道這事情是真有,後悔莫及。聰明人、老實人要相信古人言語,尤其是佛菩薩、聖賢,他們不欺騙人,他們不會說假話。所以《金剛經》上說,如來是五語者,如來說話是五種語。第一個是真語,他所說的都是真的,沒有一個字是假話。如語,如是什麼他說的跟事實真相完全一樣,他不會加一點,也不會少一點,這叫如語。不妄語,不欺騙你,你能不相信嗎你要不相信,他沒有吃虧,是你吃虧,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所以一定要相信,你相信,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認真努力去學習,常常要想到淨化。實在講,佛菩薩真的也告訴我們一服淨化劑,那是什麼「南無阿彌陀佛」,這是淨化劑。心裡在浮動的時候,提起這句佛號,你就恢復正常。順境常常提起這句佛號,貪心就不起來;逆境提起這句佛號,怨恨就擺平了,恢復到清淨平等。保持著清淨平等,那就叫三昧,保持的時間久了就生智慧,就是你自性裡面本有的智慧透出來了,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你有這個能力把攀緣染習淨化,「無作真智方明現故」,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這個時候漸漸就現前。「以是義故,須入三昧」,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必須要入三昧。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說用功夫,會用功夫的人他懂得這個道理,他在隨緣裡面保持著不變。無論在什麼環境,大風大浪裡面保持著冷靜,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你就有能力控制環境;你不被環境所轉,你就能夠轉變環境。《楞嚴經》上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有能力轉外面境界,那你跟如來沒有兩樣。中國古人有一句諺語說,「靜裡乾坤大」,就是心地清淨,形容清淨心,那裡頭天地大。在中國過去,儒釋道三家都重視三昧、重視禪定、重視清淨心,這三個名詞是一樁事情,清淨心就是三昧,三昧就是禪定,一而三,三而一。 //mbme.tw http://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網站 .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供養大眾免費結緣http://www.mbme.url.tw歡迎您的加入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定什麼機緣一剎那當中開悟
 >>>我們在過去修行證果那些大德當中看到過,有人聽聞佛法開悟的;有人不是聽聞佛法,參禪打坐開悟的;還有人也不是參禪打坐,也不是聽經說法,看到花開花落開悟的,那是花草樹木;看到下雨天雨打芭蕉那個聲音開悟的;有人看到閃電開悟的,不定不定什麼機緣。他以前也聽過、也看過,為什麼不開悟為什麼在這一剎那當中開悟那一剎那當中有佛力加持,他的緣成熟,就跟法慧菩薩一樣他成熟了,所以在那一剎那時間,那種加持加持他,豁然大悟。我們常常遇到這些事情,我們看到古人開悟,我們不開悟。惠能大師聽五祖講經,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豁然大悟。我們《金剛經》念了幾百遍也不開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天天念,念一萬遍也不開悟。什麼原因?我們要曉得,我們沒有三昧,沒有三昧就是我們沒放下,放下,三昧才現前。能大師比我們不一樣的地方,他放下了,他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所以聽到這句就悟入了。關鍵你看看清淨心多重要,三昧也就是清淨心,也就是平等心,得到佛力一加持,在這裡面產生覺心,覺就是豁然開悟。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功德就好大你在這裡續佛慧命
 >>>現在我們這個時代,比起上一代,上一代是五十年前,佛法衰了,衰很多。什麼原因表演的人少了,講經的人少了;換句話說,真正學佛的人你沒看到,沒地方去看,你也沒法子去聽,你的信解不能現前,佛法才衰。我們自己發心求受三皈五戒,好事情,這是發心要做一個真的佛弟子。受了三皈五戒,有沒有做到如果真做到,你的功德就好大你在這裡續佛慧命,你在這個地方弘法利生。你能夠做出來,把十善、三皈五戒做出來,變成你自己的日常生活,變成你自己的思想行為,每個人接觸你,看到這是佛門弟子,與現在社會大眾有顯著的不相同。現在這個社會,一般人他不是修十善業,他是修十惡業;他不是修三皈,三皈是覺正淨,他修迷邪染,迷邪染一天比一天嚴重,他搞這個。這是我們曉得的,我們應該要怎麼做我也常常提醒同學,我知道這個社會染污的力量太強,誰能抵擋菩薩在這個時代也得戰戰兢兢,一不小心就退轉,就隨流合污,唯一的辦法就是不離開佛菩薩。佛菩薩在哪裡佛菩薩在經典裡。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昏沉最好是用經行就是繞佛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六五卷)  2009/11/17     檔名:12-17-2065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常常能夠回光返照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