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od0021父母對子女是無條件的
 所以佛的行願要記住,我們如何能達到如佛行願。諸佛行願,總的行願大家都知道,四弘誓願,第一個度眾生,要幫助一切眾生,沒有條件,全心全力的幫助他,第二個斷煩惱,第三個學法門,第四個成佛道。你怎麼幫助眾生?就是後面三條。我斷煩惱,幫助眾生的,眾生不知道斷,我斷給他看,他在旁邊看久了,覺悟了,這個好,我們要學習。他不願意學法門,我們在這裡學,我們天天在這裡學也是學給他看。成佛道,怎麼成佛道?念佛求生淨土就是成佛道。念念佛不離心,心不離佛,不必要任何形式,自己知道就行,用不著別人知道,你說你多快樂!這個生活自然法喜充滿,自然不亦悅乎。四弘誓願這四條,每一條裡面都具足普賢十願,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慢慢的趨向於圓滿。行門是佛行,佛行沒有別的,放下。我們要懂得「隨事世間」,事是奉事,世間當然最重要是指世間人,要懂得隨緣,奉事世間,這個世間是指十法界。以佛的大行大願對待世間一切眾生,「成長大悲」,大悲當然就有大慈。悲是什麼?拔苦,看眾生苦,你真心幫助他,這是佛菩薩的心。凡夫幫助他還有條件,沒有條件凡夫不幹,我的付出你有什麼回報?凡夫講回報,佛菩薩沒有。中國人講回報是最後的一個方法,最高的是道,道、德、仁、義、禮,前面四個不講回報,只講付出,沒有回報。行道的,佛行道,菩薩、阿羅漢行德,道德;天人行仁、行義,天行仁,人要行義,孟子所說的。最後一個是什麼最後是禮,禮有往來,禮有回報,所謂禮尚往來。這是什麼這到最後,所以禮要沒有了,天下大亂。你想想這個話對不對現在全世界禮沒有了,所以天下大亂。
 禮是講究往來、講究回報的,你對我的禮,我也以禮回報你。在事上,從前在古時候舊社會,我小時候在農村,家裡面有一本記事本,記什麼事專門記人家送禮。無論是什麼事情,別人送禮給我們,送一點點小東西都記下來,為什麼將來他家有事情的時候我們怎麼回禮。回的時候多加一點,不能加的時候也要回得跟他一樣,這叫禮。譬如他包個紅包送給我們,一百塊,到他有事情,我們也包一百塊回送他,叫往來。如果表示厚道一點,我包個一百一十塊,加一點,這是禮尚往來,人情就愈來愈厚道。不能太多,太多什麼?太多是諂媚、巴結,他送我一百塊,我送他兩百塊,那是巴結。人家接受的時候,是不是有求於我不到的,不到失禮。禮有節度,就是恰恰好,這是節度。所以可以加一點點,不能加多,加多了失禮。這是底限,禮要是失掉不得了,那就變成亂世,歷史上講亂世是以這個為標準。盛世是行仁義,盛世,道德是不敢講,只有古聖先賢才能做到。其實我們知道,人是教出來的,達到古聖先賢那個盛世不是做不到,那時候人做到,為什麼我們做不到教育,聖賢教育。特別是佛教的教育,如果都能接受佛教教育,就能達到道德這個高水平。所以,佛陀教育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主要的教育。現在人把它稱為宗教,稱為迷信,提到宗教就跟迷信掛勾,用輕慢心看待,沒放在眼裡。他學些什麼東西?你看現在社會大家學什麼社會的導師,引導大眾的,是電視、是網路、是電影,這些東西在教化大眾。教化的內容,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這個社會怎麼會沒有災難?
 預言裡面告訴我們,他說得很好,大自然要向人類反擊了 。我們虐待了大自然,虧待了大自然 ,現在大自然要向人類展開報復 。報復的現象,總的現象人見不到陽光,黑雲把陽光遮蓋住。我一看到這句話就想到 , 香港在十二月這個月裡面有不少天是濃雲 ,白天,中午都很陰暗,這個現象不是好現象。他說災難來的時候這種黑雲會籠罩整個地球,那就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反抗,你們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現在它要來報復。你相信不相信一般人不相信,山河大地它用什麼報復我們學佛的人相信,為什麼學佛的人知道,山河大地、花草樹木跟我們是一個法性,是一體的,我們起心動念他們有感應。是我們人六根太遲鈍,【 心地愈清淨感應愈靈敏所以到相當清淨心的時候 】 ,也就是你真的能把執著,不是完全放下,【    能夠放下一些,你能感應到,宇宙之間有什麼變化你會感應到,你能夠收得到這個訊息。心浮氣躁決定收不到,愈是淨,能收到極其微細的訊息。
 譬如天人,四王天人、忉利天人,他們的訊息比我們不知道要豐富多少倍,為什麼他心清淨,比我們清淨,比上不如,比下面那清淨多了。我們學佛的人,學佛真正修行,真正念佛人、真正學教的人,心裡頭沒有雜念,比現在世間一般社會人清淨太多了,所以那些人感觸不到的,我們能感觸到。《楞嚴經》上說得好,「淨極光通達」,清淨到極處就成佛了,光是智慧,代表智慧,淨生慧,慧通達一切法,這是真的。智慧,不是我們廣學多聞能成就智慧,沒這個道理,廣學多聞你要是放不下都變成所知障,這點不能不知道。廣學多聞要放下,徹底放下,那就變成什麼?後得智。所以,根本智是清淨心,就是沒有分別執著,那是根本智,你所學的變成後得智,也是屬於真智慧。你所學的裡面夾雜著分別執著,那叫世智辯聰,不是智慧,現在人講知識。你所學的是知識,知識很豐富,智慧沒有,你還是不能解決問題,你還是生活在煩惱、苦難的世間。
 你的大悲心、慈悲心生不出來,必須要學聖學賢,回歸到自性,因為大慈悲心是你自性裡頭本來有的,不是從外頭來的。隨著你的功夫,慈悲心不斷的現前,你的功夫愈深,你的慈悲心愈廣大。所以世尊講慈悲講四種,我們六道凡夫也有,有一種,叫什麼慈悲叫「愛緣慈悲」。父母愛子女,對子女有慈悲,這個慈悲是愛,是無條件的,父母對子女是無條件的。可是現在的父母好像不愛子女了,對子女還是有條件,這個我們也能夠理解。為什麼現在父母不像從前的父母那樣的愛子女,什麼原因父母受教育的原因。在過去,即使在農村,不識字,他明理,他的老人教他做人,他受過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慈悲心引發出來,小,只對子女。真正讀書明理,知道「凡是人,皆須愛」,但是這個愛還分等級的,還是屬於愛緣慈悲。要達到聖賢人像孔子、孟子他們那個愛心,在佛法講「眾生緣慈悲」。他知道愛家人,他知道愛世間人,真正達到凡是人皆須愛。他不分種族、不分國籍、也不分文化,甚至於也不分宗教,只要是人,他以平等的愛心,真誠的愛心,世間聖賢。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孔子有教無類。所以教育是愛的教育,這是世間法。
 後面兩種,這是佛法裡面的,世間法沒有。菩薩,菩薩的慈悲叫「法緣慈悲」。什麼叫法緣?知道法性能變能現,法相是所變所現,能所不二,整個宇宙是一體的,他明白這個道理。他愛一切眾生,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他平等的對待,真誠的對待,法緣慈悲。這是什麼?四聖法界,從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這四等。由此可知,法緣慈悲裡頭也有四個等級。到最高的叫「無緣慈悲」,沒有條件,他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個熱愛,愛一切眾生就跟愛自己一樣,為什麼?自他是一不是二。他沒有自他的念頭,沒有自他的分別,無緣慈悲,就是自性裡面的大慈大悲圓滿透露出來,沒有條件,諸佛跟法身菩薩。我們自己境界到哪個等級,慈悲心自然流露出來,這不是學的,自自然然的,歡歡喜喜,以你的智慧、德能、福報加持一切苦難眾生。這真的,不是假的。這是佛法的教學。
 「成長大悲,不出不沒,以心境一真,無出沒故」,這說什麼這是無緣的大慈大悲,成長大悲,這個大悲是無緣大悲心。為什麼?法身菩薩纔發心時,他超過了十法界。十法界裡頭,法緣慈悲有等級,無緣大慈沒有了,真的平等,沒有等級,從初住菩薩到究竟佛果都是一樣的。他的慈悲心跟虛空法界相等,遍法界虛空界,法身菩薩的大慈大悲,心境一真。所以出沒,就是菩提心生起,不是說對象沒有了慈悲心就沒有了。我對人,這個人現前,愛心有,人離開了,頂多是懷念,也減弱了。佛菩薩不是的,佛菩薩的大慈悲心遍滿虛空法界,沒有生起,沒有衰減,一真!所以這是真心自性的德用,沒有真正的愛心不能成就善行。真正的善行要真正的愛心做基礎,叫大慈悲心,這是永恆不變的定律、真理。佛菩薩教化眾生為什麼那樣感人?真誠,沒有別的,在他心目當中,自他是一不是二。有自有他就有分別,慈悲心生不出來,你所生出來的是世間的愛心,那不是真心。所以世間人當然沒有,頂多充其量像佛講的相似的,相似的就是愛緣慈、眾生緣慈。世間聖人才有眾生緣慈,普通世間人只有愛緣慈,愛緣慈、眾生緣慈都還是有等級的。
 「是故經中以阿修羅王等表之,處大海而不出不沒等喻。」所以佛經當中舉比喻,舉什麼比喻?舉阿修羅,我們前面讀過,阿修羅王站在大海當中,腳踏到海底,海水到他的腰,上身,頭頂差不多到須彌山。阿修羅現大身,現這個相。用這個來比喻這個事情,就是沒有出沒,這就是比喻心境一如,心境不二。心是法性,境是法相,這句話很重要。古大德、祖師大德舉比喻,把法性比喻作黃金,境界,境界是法相,比喻作金器。金跟器是一不是二,金就是器,器就是金,所以「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它不能分割。你就曉得,法性跟法相是一不是二,法性在哪裡在法相裡面,法相在哪裡法相就是法性。
 所以,沒有明心見性,到處去尋師訪道,想請教人指點一下怎樣才能明心見性。到明心見性之後才曉得,原來沒有一法不是性。你看禪宗裡面,《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都是禪宗開悟的時候老師給他印證,等於說考試,他們對談的話,就是考試的話,你去聽,你去看這個東西。他見性了,怎麼見性?老師說「道一句來」,你說一句來,看你是真的見性還是假的見性。像五祖忍和尚傳法的時候,叫大家做一首偈來看看,你做一首偈來看看你有沒有見性,見性,傳法給你,沒有見性,好好再修。真正見性的人,老師說你道一句,你說一句來,他怎麼說?「說似一物即不中」,沒有能相比的,我要說了相似那都錯了,那真見道。在哪裡隨便拈一個什麼,地下拈個樹枝、拈一片葉子給你比比,老師點頭,那就是的。性在哪裡相裡面。就好比你到一個金鋪裡面,你問金在哪裡?隨便拿一個就是的,拿個耳環也是金,拿個鐲子也是金,拿個項鍊也是金,不都是嗎你問性在哪裡真的頭頭是道,左右逢源,隨拈一物比畫一下;沒有拈一物,豎個手指也是,怎麼不是?所以,宗門裡面人講的話一般人聽不懂。法相就是法性,拔一根汗毛是佛性,怎麼不是?沒有一法不是,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你真見到了。要什麼時候真見到心真的清淨平等。見到之後,智慧生了,圓滿的智慧,自性裡面的智慧透露出來。這裡頭沒有出入,不用的時候清淨寂滅,用的時候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圓滿智慧,究竟之法。大師為我們解釋纔發心時,你看發心的功德說不盡,簡單就介紹到此地。【*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tb 的頭像
    amtb

    久久久華藏淨宗學會 多元文化社會教育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