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0011 成佛的人他看得清清楚楚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八八九卷)香港佛陀教育協會2008/1/10檔名:12-17-1889 ★請上網看全文★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經文第二段「明不離覺樹,各升釋天」,我們將經文念一遍:
【爾時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上升須彌。向帝釋殿。】
這個經文不長,這裡面的意義很深,我們凡夫很不好懂,沒有離開菩提樹,同時他又上升須彌山頂。所以清涼大師在《疏鈔》裡面跟我們解釋,首先引用古德說法,古大德對這樁事情說得不少。前面三種說法我們學過了,清涼說不合《華嚴經》的義趣,為什麼?《華嚴經》文裡面都是「毘盧遮那十身雲故」。十身我們在前面學習過了,現在我們接著看,還是古人所說的,清涼引古人所說的,這是第四個說法,「一云,以去即非去,故名不起。非去即去,是以升天。如不來相而來等」,這個說法,後面是清涼的意思,清涼大師說「若爾」,若爾就是倘若是這麼一個說法,「但是升相離故,非是樹下別有不起之身,故不可也」,這也講不通,為什麼?去即非去,非去即去,這就是來去之相不可得,是佛教的意思。所以清涼在《鈔》裡他有說,「但就一身論性相」。去即不去,不去即去,這是什麼?這是「事理無礙宗」的意思,雖然「不違大體」,但是「不順今文」。這還是不很恰當,雖然《華嚴經》有這個意思,不恰當。
底下第五個說,「有云,此佛神通,同體業用,即住是去,去即是住,住是體遍,去是用應,應是體應,雖升後而不離前」。這個字是雖,雖不離前而升後,「體是應體,雖不離前而升後」。「若爾」,如果真的是這個意思,「何殊第三師」,前面第三位法師所說的,「不起是法」。又以住來解釋不起,「又以住釋於不起,而言住是體遍,何得獨住菩提樹耶」。體既然遍,應該遍虛空法界,為什麼單單說菩提樹?「升天何得非體遍耶,菩提樹下,寧非用耶」。所以這個講法,意思都不能講圓滿。這是說古德所說的,舉古德幾種說法提醒我們,這裡面的意思很深,這是大乘教裡面的,真的是高等科學、高等的哲學。
下面清涼大師跟我們解釋,「今顯正義」,這句話應該我們怎樣去體會、怎樣去理解它,現在說它正確的意思。「然佛得菩提,智無不周,體無不在」,這兩句話非常重要。菩提是什麼?這是我們學大乘的人,特別是學《華嚴》的,不能不知道,菩提是自性裡面本有的般若智慧。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覺,我們通常講佛性,佛性就是菩提,佛是覺!法性,法性是圓滿的,裡面包括的太多!但是最重要的一分就是菩提。包含再多,如果不覺,沒有覺性,雖有,自己不知道;就像我們凡夫一樣,我們凡夫迷失了自性。其實自性怎麼會迷失?哪有這種道理!會迷失還叫自性嗎?迷失了自性裡面的覺性,這我們不能不承認。也就是說佛性迷了,法性在,雖在怎麼樣?雖在,不知道,迷了。有佛性不迷佛性,那你就全都知道。所以佛性是自性覺,法性是自性的體用,無不周遍。什麼人要是證得,這個得就是證得,你覺悟了,就稱你為佛陀。
佛在這個經上多次的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成佛的人他看得清清楚楚 ,哪一個不是佛 ?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法性不必說,因為法性是宇宙的本體,佛性講的是你的覺性。入佛門傳法第一樁事就是把三皈傳授給你,三皈裡面頭一條皈依佛,就是佛性,所以叫自性三寶。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上說得明白,我們現在學佛被佛法的名相迷了,不知道這意思。所以六祖大師他不用皈依佛,他不用這個佛字,他用覺,他說皈依覺;他不用法字,皈依正;他不用僧,皈依淨。你看他授三皈他這個說法,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佛是覺的意思,法是正的意思,正知正見,僧是清淨的意思,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是自性三寶。他傳授三皈,他教人這個念法很有道理,這樣念法我們就不至於迷惑,不會被佛法僧這個名相迷了,有道理。他為什麼這樣說法?那我們能夠想像得到,自古以來三皈傳授都是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為什麼不這麼講?佛教傳到中國兩千年了,六祖大師距離我們一千三百年;換句話說,佛教傳到中國來七百多年的時候,是六祖大師那個時代。七百多年不算短,這麼長的時間大家把三寶的概念逐漸模糊了,所以他才這麼說法,提醒我們要認識三寶。【*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