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f0046 還要用身教三輪講布施是身口意
>>>所以三重障你才認識清楚,非放下不可。有不少同修真的是,我很想放,怎麼放法?世尊慈悲,他把方法都告訴我們了,而且常常講,時時不離口,是慈悲到極處,教菩薩六波羅蜜,那就是對治的方法。用什麼方法對治你的貪欲?佛教你用布施。又教我們捨得,比布施又高一層。布施,諸位要知道,你要真正懂得布施真實義,現在的金融風暴你就不在乎了,它跟你毫不相關,你懂得生財有大道。你想發財,財怎麼發的?財從布施發的,財布施,愈施愈多。施財得財富,施法得聰明智慧,施無畏得健康長壽。這個要簡單解釋一下。財物包括的範圍很大,不難懂,我們要有布施的心,常常能夠有財物幫助別人,你不會缺乏,你會得到更多。得到更多怎麼辦?佛教給我們捨得,你把那個所得到的東西還要捨掉,你可不能留。如果你要是留,不捨,就變成煩惱障。你法布施,法布施的果報是聰明智慧。得到聰明智慧有人不肯施了,吝法,總想自己留一招,別人不能勝過我,我總要留一招,這叫吝法。吝法會造成什麼?所知障,障礙你不能夠見性,障礙你不能夠開悟。所以佛講得好,你所得到的要捨,不可以留,愈捨愈多,愈多愈捨。總而言之,保持你心地裡頭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無論你是在財用上、智慧上、健康長壽上都沒有罣礙,這叫得大自在。所以你能夠捨就得自在,你不能捨就不自在。所以菩薩聰明,接受世尊的教誨,沒有一個不捨的,不捨就不叫菩薩。
>>>捨外財容易,身外之物。佛進一步告訴我們,身外之物你能捨了,還得捨身,身是內財,頭目腦髓統統都可以捨,這是什麼?這是現在這個時代叫捐贈器官。別人生病,器官壞了,我還能正常,我可以捐贈給他,這叫捨內財,這個功德就更殊勝!菩薩能捨身,這個身捨掉了,他下面得個身比現在更殊勝,捨到最後成了金剛不壞身。所以金剛不壞身從哪得的?從捨身得的果報。歡喜教人,教導別人決定沒有保留,中國人說和盤托出,完全拿出來了,一絲毫保留都沒有,果報是成就智慧。不吝財、不吝法。施無畏,觀世音菩薩施無畏。施無畏就是救苦救難,看到眾生有苦,全心全力去幫助他。苦從哪裡來?從迷惑顛倒來。樂從哪裡來?樂從開悟來的。你明白了,不迷了。所以諸佛如來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用什麼方法?教學,天天教他。不但用言教,還要用身教,所謂是三輪布施,三輪是講身口意,來幫助一切眾生,覺悟一切眾生,讓眾生回頭;這個回頭是從迷回到悟,一覺一切覺,一迷一切迷。凡聖沒有差別,差別就在迷悟,凡夫迷了,愈迷愈深;菩薩覺悟了,愈覺愈圓滿,愈覺智慧光明愈不可思議。要知道,覺是一切眾生本有的,叫自性覺;迷是自性裡頭本來沒有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講得好,他說:覺是自性本有,不覺本無。本來無的當然可以斷得掉,本來有的當然可以恢復起來。所以佛法教學的宗旨,無非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悟是不是佛菩薩給他的?不是的,他自己本有的。他開悟了,他成佛了,佛菩薩有沒有功勞?沒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智慧德相全是他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外頭來的,老師、佛菩薩沒給他什麼,只是教他回頭是岸,回歸自性。眾生為什麼回不了頭?他捨不得離開貪瞋痴,他不曉得貪瞋痴是自性裡頭沒有的。貪瞋痴是迷,傲慢嫉妒是迷,自私自利是迷,他不知道,天天跟迷打交道,愈迷愈深,這就是回不了頭來。諸佛菩薩大慈大悲,天天在幫助他,無量劫來幫助他,他都不會回頭,他認為名聞利養、自私自利是真的,這是現實,這是真的,佛菩薩講的話是假的,那不是真的。這個原因是三重障障礙了。
>>>所以去除三重障就太重要,用布施除慳貪,用持戒斷惡業,用忍辱去斷瞋恚(傲慢、嫉妒都是屬於瞋恚),用精進去對治懈怠,用禪定去對治散亂,用般若對治愚痴,都是有對治的方法。統統回過頭來,病都好了。再給諸位說,藥也沒有了。有沒有六波羅蜜?沒有,六波羅蜜沒有,十波羅蜜也沒有,然後告訴你,佛法是方便法。所以金剛會上,佛說了真話,「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為什麼佛法都要捨?因為佛法不是真的法,佛法是方便法,離開方便沒有佛法。自性裡頭沒有病,沒病哪來的藥?有病才有藥。所以對凡夫來講有佛法,對十法界來講有佛法,一真法界裡頭沒有了。一真法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哪來的佛法!所以佛法、世法到那裡都沒有了,那個心才是真清淨,那個境界裡頭寂用才真自在。
>>>所以我們必須通過格物,這是第一個關口。第一個關口不能突破,以後你就沒法子進步。格物而後知致,知致就是智慧生起來了。真正智慧生起來了,意才誠,我們講真誠心,真誠心是你的真心現前,你開始用真心,用真心是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用的還是妄心,不是真心。用真心,在大乘教裡面,圓教初住以上用真心,別教是初地以上用真心,轉八識成四智,叫誠意正心。儒家雖然是用這兩個字,但是沒有這麼深,不到這個境界。在大乘教裡面講方便有餘土,就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境界裡用的是相似的正心,不是真的,他是妄心,也就是他用的是八識心,但是八識心用得正,為什麼用得正?他完全是依靠佛陀的教誨,他用得正。所以我們就得肯定,經典上的教誨是正知正見,戒經上所宣講的是正說正行,你要能肯定這個。我們拿著經論、拿著戒律來對照,我們跟它不相應,那要承認我錯了,不是它錯了,你才有救!依照這個標準趕快修正過來,真正修正過來就是四聖法界的人。阿羅漢、辟支佛他們是真幹,確確實實、老老實實依照佛陀教誨把自己錯誤的思想言行改正過來,改得很像,所以天台大師稱他們叫「相似即佛」,六即佛裡頭講他們是相似即。相似不是真的,做得很像,就是外表很像。為什麼不是真的?真的是他的煩惱沒斷盡。他那個外表是學來的,是好老師教導他的,教得好,他也真肯學,是這麼樣一個效果。什麼時候他把最後那一品無明,我們講的是《華嚴經》上講的妄想,我們講得更粗一點,大家好懂,起心動念;能夠在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寂。起心動念尚且沒有,當然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他在形相上跟我們凡夫一樣,你看不出來,實際上不一樣。人家沒起心動念,我們凡夫是真的起心動念,真有分別執著,這叫道道地地的凡夫,除這之外,沒有差別,這個我們要懂。
>>>所以佛在經上常說,說的是真話,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你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是!我們常說放下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就是阿羅漢,這是相似即佛。放下分別,他不分別了,不但不執著,連分別心都沒有了,菩薩。到不起心、不動念,恭喜你,你回到佛位,你成佛了。你本來是佛,你現在成佛了。話說得就這麼簡單,說得是容易,做起來很難。所以儒當作我們進入佛門的踏腳石,是非常有利益的,我們從它這裡學。它講得比較淺,也是從捨棄欲望開始。格物而後致知,致知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這個國治就是今天講的和諧社會),國治而後天下平(天下平就是和諧世界)。這個修好修,境界不高,做到和諧社會、和諧世界,行。佛法往上提升,它的目標是宇宙和諧、法界和諧,為什麼會和諧?因為它是一體的。這就講到科學與哲學,唯獨大乘教《華嚴經》裡講得清楚、講得明白。有志一定要把自己向上提升,在這一生當中,提升到佛的位次,那就沒有辜負自己。我們這一生得人身、聞佛法,得人身、聞佛法而不能作佛,對不起自己。為什麼?機會你遇到了,緣分你具足了,你不能成就,是你自己不能放下,所以你不能提升;你是真能放下,決定提升。所以何必執著?執著害死自己,那個傷害是非常嚴重。
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網站 歡迎您的加入
【*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 Feb 27 Sat 2010 12:08
還要用身教三輪講布施是身口意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