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d0016老實就是要放下名聞利養
佛教傳到中國,是漢明帝派特使到西域,就是現在新疆這些地方,把法師請到中國來,皇帝請來的時候,皇帝以老師之禮對待他。中國跟印度的習俗不相同,佛到中國必須要隨順中國的風俗習慣,中國人尊師重道,絕對不可能讓老師去托缽,讓老師去住在野外,那人家不把這學生罵死了,那大不孝。所以帝王要給老師建宮殿,帝王住的是宮殿,供養老師也要宮殿。你看看摩騰、竺法蘭這兩位法師,學釋迦牟尼佛接受,接受供養。可是這宮殿是十方常住,寺院就是十方常住,這不是自己的,是國家的財產,到中國來是國家財產,國家供養的。所以寺,這要曉得,寺是政府辦事的機關,直接屬於皇帝的,用我們現在話說,屬於中央領導人他底下辦事的一級單位,稱寺。所以皇帝下面有九個寺,寺的主管稱卿,從前三公九卿,九個寺的主管是九卿。三公地位高,他是皇上的顧問,就現在來說,三公是皇上的顧問,九卿是他底下辦事的一級單位的主管。用寺,它不用部,寺是要永遠繼承下去的,不能改變的才稱為寺。像宰相下面一級單位辦事情,稱部,部可以增、可以減,可以改變,寺不能改變。
佛教到中國不歸宰相管,歸皇上管,皇上把它稱為寺,你就曉得對佛教是多麼尊重,要懂得歷史。所以它不是宗教,它是教育,直接歸皇上管的教育部,教育的機構。歸宰相管的教育稱部,禮部,禮部尚書就是教育部長,這歸宰相管的。他所教的,就是漢武帝在先秦諸子百家裡面,選擇的是孔孟,用孔孟學術做為國家的教育主流,這樣定下來。在這之前,孔子的地位跟諸子百家是平等的,沒有特殊;漢武帝這樣一選擇,孔孟地位就突出來。以後稱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在世作夢也沒有想到,他有這麼高的地位。所以這要感謝董仲舒的建議、推薦,漢武帝的決策。這個教育政策定下來之後,一直到滿清沒有改變,孔子在中國的地位,不因改朝換代的影響,為什麼?任何一個政權都尊重他,都採取他。什麼道理?我想了很久,也真的有了答案,孔孟跟釋迦牟尼佛有相同的地方,同在哪裡?諸子百家都有創新,都有發明,都有自己的主張;孔孟沒有,孔孟講仁義不是他說的,祖宗說的。
這個說法,「孝悌忠信、仁義道德」,應當從伏羲氏的時候就傳下來,所以孔子一生述而不作。為什麼?他沒有創造,他沒有發明,沒創新,他所學的、所修的、所教的、所傳的是老祖宗的東西,世代相傳他繼承。所以我說孔孟是老實人,老實人有福,沒有創新。釋迦牟尼佛老實人,你看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就是註解裡面,解釋經題的時候,他說釋迦牟尼佛一生也是述而不作。佛在經典上講得很好,他一生所講的這些經典,都是過去古佛所講的,我沒有敢在上面改動一個字。這個啟示的意思很深,社會要安定,人民要幸福,世界要和平,要靠什麼?要靠老實,不能有新花樣。像科學技術新的花樣,你得到的利益是得到一些,時間是短暫的,你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得不償失。現在科學日新月異,人過的是什麼生活?佛在《無量壽經》上講的「飲苦食毒」,人過這個生活,這個動物不能吃了。
我有一次在方老師家裡,方老師已經過世了,但是師母我照顧她,那時候我們有三個同學照顧師母。我曾經有一次問她,我說師母,你們現在吃的豬肉、雞肉,這個味道跟五十年前,妳想想看,那個時候味道一樣不一樣?她想了五分鐘告訴我,不一樣。什麼原因?五十年前你們吃的豬,這些雞、鴨都是在野外放的,這些家畜都是自己去覓食的,養豬也是都養在野外。現在養雞場養在籠子裡面,你就想想看,雞一出生一直到被殺的時候都在小籠子裡頭,小籠子就跟監牢獄一樣,這個雞生下來就在監牢獄,一輩子關監牢獄,牠那是什麼心情?牠那個肉能好吃嗎?我是從這裡想的,肯定不一樣。我是五十六年沒有吃肉食粥糜,所以我想決定不一樣,從前有鮮味,現在不可能有。不但是動物,連植物都不一樣,植物,你吃的稻米、蔬菜都農藥、化肥,把它的基因都改變。那味道怎麼會一樣?怎麼能吃?所以現在人這個病很多,奇奇怪怪病很多,病從口入,這是什麼?科技帶來的。你看東西很好看,中看不中吃,逼迫著我們,自己必須要做農耕。我們在澳洲雖然沒有種稻米,我們種菜,蔬菜、果木都自己種,我們沒有化肥、沒有農藥,那個味道跟市場買來的不一樣,你這才吃得安心,所以市場不敢去買。
現在人過的是什麼日子?從前人過的是什麼日子?從前人過的是人的日子,詩情畫意,不分貧賤,他過得快樂;現代人生活得痛苦,所謂說壓力很重。從前沒有聽說有什麼壓力的,哪來的壓力?所以,還是老實人有福,孔子是老實人,釋迦牟尼佛是老實人。不要有什麼新奇花樣,再好的花樣,都比不上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相好,比不上。我們也看到,街道上常常看到招牌,美容整容,我們看到的,美容整容是破壞自然生態,破壞自己的,你父母生下來的面孔,你要把它改變,你破壞。他是可以把你整容一下,你覺得很美,但是十年之後,你整容的毛病全出來了,苦不堪言。我在澳洲見到一個義工,每天很痛苦,我問她怎麼搞的?她鼻子裡面是常常流血,告訴我,二十年前整容,現在得的後遺症,破壞自然生態。你那個愛美時間很短,可是你後頭,長時間你要付出痛苦的代價,你說這個人他有智慧嗎?有智慧的人決定不幹這個事情。
「觸境自在,合本性淨」,這句話的意思深廣沒有邊際,什麼人能得到?老實人能得到,老實就是要放下名聞利養,要放下貪瞋痴慢,做個本分的人。如果說是貧窮天天想發財,孔子也講過,如果發財是巴結人、侍候人能夠得到的,我也願意幹。如果得不到,我還是過我的貧窮日子,過得心安理得,這話說得很有道理。中國世世代代從前人都相信,相信什麼?命運,這個很有道理,你的一生富貴窮通無不是命,命裡注定。《了凡四訓》,諸位好好念念你就明白,袁了凡先生碰到一個算命的孔先生,算得真好,把他一生的命都排定。他的壽命五十三歲,他的官只能做個小縣的縣長,死在任上,他做縣長只有三年。告訴他,到三年的時候趕快辭官回家,不要死在異鄉。給他算的,你每年你考試考多少名,你官位升到多少等級,你一年收入多少,統統給他算定了,而且十幾年年年看的都一樣,一點都沒錯。所以他什麼妄想都沒有了,全是注定的,想也想不到,不必想,到時候它自然就有。
有一年跟雲谷禪師在禪堂裡面,坐了三天三夜,沒有一個妄念,雲谷大師很驚訝,因為一般人都是妄念紛飛,怎麼這個人沒有妄念?就很稱讚他,你功夫不錯,三天三夜居然沒有一個妄念。了凡先生很老實,他說我的命被人算定,一點差錯都沒有,有妄念也沒用處。雲谷禪師哈哈大笑,我以為你是聖人,原來你還是個凡夫。了凡先生一聽這個話,就追根究柢向他請教,這才告訴他,人不是聖人都有妄念,沒有妄念是聖人,你不是聖人,你還是有妄念。你什麼妄念?命給人算定了,雖然不是妄念紛飛,你是無明,墮在無明裡頭,然後告訴他,命運可以改變。你的命運誰給你定的?不是上天給你定的,不是佛菩薩給你定的,不是閻羅王給你定的,是你自己過去生中修積的善惡決定的,道理在此地!譬如財富,你命裡有財,有財庫,為什麼有財?你過去生中曾經修財布施,你肯用你的財力去幫助苦難的人,那你命裡就有財;你願意修法布施,那你就有智慧;你願意修無畏布施,你就得健康長壽,這是真正的因。你過去生中沒有修,那你就要受苦受難,這是真理。
我初學佛的時候,那個時候有個朱鏡宙老居士七十歲了,我二十六歲,他七十歲,我剛剛開始接觸佛法,他是老佛教徒,也很喜歡我這年輕人,給《了凡四訓》給我看。我看到這本書好像在一個半月,因為它書分量不多,我看了三十遍,非常受感動。了凡先生的毛病習氣,我全都有,他那些福報,我沒有,他是壽命不長,五十三歲,我的歲命更短只有四十五歲。明白之後,遇到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教我修學,但是我並沒有求長壽、也沒有求財富,可是佛在經教上教我的,我真幹,老師教導的我依教奉行。以後遇到李老師,李老師慈悲,看到我們幾個年輕人,【 相貌很薄,就是短命相、貧賤的相,貧賤短命,他很慈悲,勸我們發心出來講經,講經的功德很大,能夠把命運轉變 】。我也沒有想到轉變命運,但是講經這個事情,我很歡喜,我很認真學習。所以我一出家就開始教佛學院,就講經,講了十幾年,我處境就愈來愈好。
我三十三歲出家的,好像四十八、九歲,那四十五歲過去了,四十八、九歲的時候有一天遇到甘珠活佛,甘珠大我十幾歲,也是章嘉大師的學生,是個小活佛。碰到時候他告訴我,他說:淨空法師,平常我們在背後都說你。我說:說我什麼?說你人很聰明,很可惜,沒有福報又短命。我說:這些事情不必背著我,當面可以講,我很清楚、很明白。他說:現在你不一樣了。我說:怎麼不一樣?他說你這些年講經說法,你的命運完全改變了,不但將來你的財富很多,壽命很長,他告訴我這些。他自己第二年就往生,這在密宗裡面是個很好的上師,很難得,很如法的修學。我們交往時間也很長,互相都很尊重。所以李老師那時候幫助我們這些年輕人,教我們全心全力做弘法利生的工作,改變自己命運。【*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 Oct 04 Sun 2009 14:55
老實就是要放下名聞利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