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競爭的心 那真是天誅地滅
>>>可是現在聖賢教育在社會上是冷門,有人知道好,不敢學,為什麼?怕學了之後將來找不到飯吃,好像這個社會不希望有這種東西,幹這個事情在社會上找不到工作。現在大家頭腦裡頭只有一個理念,競爭,聖賢教育教我們忍讓,小孩從小就學忍讓,他將來在社會上還能立足嗎?這是很大的障礙。我在年輕的時候,遇到了聖賢教育,我在台灣就一個人,沒有家,一個人的生活很簡單,我就選擇這個行業,一生不跟人競爭,「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曾經有一個節目主持人,是個很有名的主持人,在香港來訪問我,問我這麼一句話,他說「中國諺語有句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法師,你對這句話怎麼看法?」我說「這個話錯了,說錯了,怎麼說錯了?孔子、孟子不為己,天沒有誅他,地也沒有滅他;釋迦牟尼佛一生不為自己,天也沒有誅他,地也沒有滅他;我在這個時代,我也學孔子,也學釋迦牟尼佛,老天爺也沒有誅我,也沒有滅我,我不是活得很好、活得很快樂嗎?可見得這句話害了很多人。」我說你是搞媒體的,以後再不要說這個話,再不要誤導人家。真的,許多人被這句話誤導,認為非要跟人家競爭不可。人要是各個人都有競爭的心,那真是天誅地滅,這個事實我們不能不知道。
目前分類:L文件-因果科學 (113)
- Aug 10 Tue 2010 09:19
有競爭的心 那真是天誅地滅
- Aug 01 Sun 2010 09:05
可是佛法並不止於人道
可是佛法並不止於人道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五八卷) 2009/11/10 檔名:12-17-2058
- Aug 01 Sun 2010 09:04
回頭也是一個很艱難的道路
回頭也是一個很艱難的道路
>>>我們在大乘經裡面聽佛的開示,我們才知道有這麼一樁事情。而佛菩薩教學的終極目標,並不是說我們知道了、懂得了,有這個事情就可以了,不是的,這不是佛菩薩教學的意思。佛菩薩教我們的意思是要我們自己親證,證得,證得才是自己的,才有受用。證得當然不容易,我們迷得太深、迷得太久了,佛教我們回頭,回頭也是一個很艱難的道路,不能不走。走一步就接近一步,走兩步就接近兩步,愈接近你當然有感受,這個感受是什麼?煩惱輕了,你走這條路愈走煩惱愈輕,智慧長了,愈走智慧愈增長,這裡頭有法喜充滿。怎麼個走法?古大德教我們真幹!真幹就是修行。修行這兩個字要搞清楚,修是修正,行是行為,我們的行為錯了,迷就是錯了,邪就是錯了,染污就是錯了,把這個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就對了。把迷修正過來,覺悟了,把邪修正過來就正了,邪知邪見修正過來是正知正見,染污修正過來是清淨,這叫修行。修行重實質不重形式,不是說我每天念多少經,念多少聲佛號,我磕多少大頭。有沒用處?如果你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那些毛病都沒有修正過來,沒用!從前李老師常常警告我們,這種修行方法,臨終的時候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不管用。所以要真幹。染淨、邪正、善惡有沒有標準?有。佛所說的一切經就是標準,總的來說,一切經總不外乎戒定慧這三樁事情。現在佛門編輯的《大藏經》怎麼分類?就分成這三類,叫三藏,經藏、律藏、論藏。經藏是講定,以定為主,律藏是以戒為主,論藏是以慧為主,不外乎這三樣東西。這三樣東西就是戒定慧三學,就是佛法僧三寶,這就是我們修行的標準。我們起心動念,那個標準是經論;我們的言語、我們的造作,那個標準是戒律。用戒律修正我們身口的行為,用經論修正我們的起心動念。我們的思想見解與經論相應的是正知正見,與經論相違背的是邪知邪見。
- Jun 29 Tue 2010 14:03
那個種子就是生死輪迴因素
那個種子就是生死輪迴因素
>>>這個地方的善男子那是高級的,最高的標準,不是最低的。我們今天能把最低的做到就不錯,沾了一點氣氛,如果這十條做不到,邊都沾不到。此地這個善男子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善到頂點、善到極處!叫著他,你能夠『入是菩薩無量方便三昧』,就能夠在十法界裡面教化一切眾生。因為教化一切眾生要沒有無量方便三昧你做不到。方是方法,便是便宜,這兩個字合起來講就是最善巧的方法、最巧妙的方法、最適當的方法。由此可知,這個方法不是一定的,看到什麼樣的根性,你懂得觀機,你有這個智慧,一看這個人是上根,給他上法;下根,給他粗淺的方法,因人施教。這是成就無礙辯才,教化一切眾生。後頭這三昧重要,如果沒有這個三昧,那就是普通,我們這世間人也有相當的辯才、智慧,他沒有三昧。三昧是什麼?三昧是正定。正定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就是無作三昧,教化一切眾生,心地是一塵不染,幫助一切眾生就像沒做事情一樣。你看心那麼清淨,不留痕跡,為什麼?自性所現的本來就沒有痕跡,你要留痕跡就錯,阿賴耶裡頭落下一個種子,那個種子就是生死輪迴的第一個因素。不落印象,普通人講不落印象。所以菩薩度化眾生累不累?不累,為什麼不累?他沒作。講堂裡講經,一天講八個小時累不累?一點不累,沒說,無說而說、說而無說,他不累。我們一般凡夫是,我要講上幾個鐘點很累,我講幾個小時了,這著了相,他沒有三昧。
- Jun 29 Tue 2010 14:00
修因證果所以名號是通號
修因證果所以名號是通號
>>>我們再看底下,「又顯諸佛同說故」。法慧法師在這裡講十住經,「十住品」就是十住這品經,十方無量無邊無數的諸佛都講這個經,這經還能錯得了?肯定利益眾生、利益自己。不是法慧菩薩一個在講,這麼多法慧佛都在講,顯諸佛同說。「加佛同名法慧者」。名號我們要曉得,佛門裡,佛的名號、菩薩的名號不是隨便說的,它是表法的,佛的名號表果德,菩薩的名號表修德。法慧菩薩他在修這個法門,修十住品;微塵數諸佛他們是法慧佛,就是這個法門他畢業了,修圓滿了。菩薩正在修,像博士班的研究生;佛是博士班畢業,已經拿到博士。同一個法門、同一個科系,表這個意思。我們平常中國人都喜歡念觀世音菩薩,求觀音菩薩保佑,其實很多都在搞迷信,為什麼?不懂菩薩名號表法的意思。觀音菩薩表什麼?表大慈大悲,我們念觀音菩薩,要把自己心性裡面的大慈悲心念出來,慈悲心念出來,自己就是觀世音菩薩,是這麼個意思。我們念阿彌陀佛,要把自性彌陀念出來,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同一個心性,自他不二,總得明白這個道理。地藏菩薩表孝親尊師,把自己自性裡頭孝敬,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個心念出來,這是地藏菩薩。菩薩名號代表修因,佛的名號代表果德,修因證果。所以名號是通號,不是專說哪一個人。現在我們很多學佛的人搞錯了,好像觀音菩薩肯定就是那一個人,不是的,觀音菩薩無量無邊,修這個法門的都叫觀音菩薩。像此地的法慧菩薩,你只修十住品,統統叫法慧菩薩。所以它是通名,不是指哪一個人,這不能不知道。你搞錯,那就流於迷信。
- Jun 29 Tue 2010 13:57
餘福享盡 惡報就現前
餘福享盡 惡報就現前
>>>在現前我們講因果講得非常粗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古德常常告訴我們,「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一切總報」。時辰是什麼?古德也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你現在造作的不善,果報沒現前,那是什麼?你過去生中修的福很大,宿世修的福,造惡,福一定虧折,但是虧折之後還有餘福,餘福享盡,惡報就現前。有人行善,但是現前生活並不好,依然窮困潦倒,這是什麼原因?你雖修善,過去生中造的惡業太重,今生修善已經得到很好的彌補,如果不修善,那你的果報就不堪設想。過去生中的惡業消盡,你所修的善因就成熟,善果就現前,這道理我們要懂。不要看到多少人修善沒有善報,多少人作惡也沒有惡報,好像因果這個說法靠不住,是嚇唬人的,那你就大錯特錯。你要細心觀察,因果報應就在眼前,很明顯。台灣的黃警官,這是個有心人,專門蒐集刑事案件的資料,應該有十幾、二十年了,蒐集這個,他現在手上有幾百個案件。他說台灣很多刑事案件被破獲的,都是因為受害的冤魂引導警方把他的屍體找到,案件破了,幾乎佔破案百分之八十以上。如果沒有他們自己來幫助警方,這個案件破不了。所以他們從事於刑警的人員個個都相信因果,好像這個事情就真的跟著在眼前,一點都不假。我邀請他把這些案件整理成文字,印成書,好像有,他的書已經流通了。我說印成書還不夠,你要抽出機會到處給人講演,要提醒大眾,讓人深信因果,不敢作惡,自自然然就能夠斷惡修善,那你的功德就大!你的材料真實,不是假的,真人真事,而且都透過媒體報導的,電視報導過、報紙報導過,我們怎能不相信!古書裡面記載的那是古人講的,有人懷疑未必是真的,古人是勸善。現前我們在台灣這六十年,六十年當中這刑事案件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一定要深信因果。善因裡面最大的是孝順父母,「百善孝為先」;惡業裡面最重的是邪淫,古人講的「萬惡淫為首」,這就是邪淫,你說多可怕!老祖宗的話傳了幾千年,在今天的社會讓我們看到,時時看到、處處看到。社會動亂,為什麼?萬惡,這是最嚴重的惡,今天社會上普遍的流行,這怎麼得了!要救這個社會,反其道而行之,提倡孝道,人人都懂得孝悌忠信,萬惡淫為首自自然然就淡化。有方法、有道理,我們要懂得,我們得依教奉行,自求多福。
- Jun 04 Fri 2010 11:37
兩次都是被一個叫化子救了
兩次都是被一個叫化子救了
- May 26 Wed 2010 13:33
實驗水自然法爾如是的示現
實驗水自然法爾如是的示現
- May 26 Wed 2010 13:21
雖然有應而絕對沒有起心動念
雖然有應而絕對沒有起心動念
- May 19 Wed 2010 12:22
淨到極處滅是滅一切現象
淨到極處滅是滅一切現象
>>>既然講到智慧境界,我們特別把《華嚴經》裡面十種智明提出來,我們在一起學習。十種智明,前面兩段我們學過,今天我們簡單重複一下,第一個「知眾生業報智明」,這句話智是智慧,明是明瞭,這個智慧明瞭是講六道的眾生。六道眾生到底怎麼回事情,為什麼會有六道,為什麼眾生會造業,為什麼會受這些果報,六道裡面有染污,它是染污的,它不是清淨的。所以它裡面有善、有惡,善感三善道,惡就感受三惡道。一切通達明瞭,沒有一點障礙,這樣的智明,智慧明瞭才能幫助六道眾生離苦得樂,才能幫助六道眾生破迷開悟。你要不知道,你怎麼幫助他?所以這是第一條的大意,對於六道是通達明瞭,沒有障礙。這是從現象上講的。
- May 04 Tue 2010 09:35
對立是把一心大智變成無明煩惱
對立是把一心大智變成無明煩惱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能大師一時頓得,他證得了,所以他的智慧現前。「以智等眾生心故」,一切眾生心裡起心動念他全知道,一切眾生過去現在未來他全知道。「以智等諸法故」,無量無邊這一切法,這些法的法性、法相,佛法裡面講的性相、理事、因果,他全明白,沒有一樣不通達。「以智無中邊表裡三世長短遠近故」,智慧沒有跡象的,沒有中邊,這全是給你講對立,我們用一句話說,智裡頭沒有對立,那你就曉得對立裡頭就沒有智慧,對立裡頭只有煩惱,智慧變成煩惱,智慧變成無明。中央跟邊這是二邊對立;表裡,表是外表,外表跟裡面是對立;三世是對立,長短是對立,遠近是對立。遠近講的是空間,三世講的是時間,一心大智裡面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在最近十幾年當中,我們在一塊學習,我常常提醒同學,把內心深處的對立放下,我們跟一切人不對立,跟一切事不對立,跟一切萬法不對立,我們要非常認真努力向這個方向學習。為什麼?對立是把一心大智變成無明煩惱;不對立,我們的無明煩惱就恢復到一心大智,修行從這裡開始。我們常常講,別人跟我對立,那是他的事情,我不跟他對立,他是凡夫,他現在還要搞對立,他不想出離輪迴,我們希望這一生真正有所成就,那就不搞對立,我一定要把它放下。果然放下了,我們講個最現實的話,對你的身心健康有大幫助,為什麼?煩惱輕了。煩惱是賊害身心,不是好事情,它傷害你身體,傷害你的清淨心,讓你的真心永遠不能現前,讓你一心大智、一心大德、一心大能,這個大後頭有好多,大智、大德、大能,在《華嚴經》講的是智慧、德相,智是大智,德是大德,相好是大能,它統統都把它障礙了,讓你都不能夠發揮。這個障礙實際上講太大了,我們一定要覺悟。
- Apr 06 Tue 2010 16:10
現在我們知道礦物也有覺知
現在我們知道礦物也有覺知
>>>下面一首,「深心信解常清淨,恭敬尊重一切佛,於法及僧亦如是,至誠供養而發心」。深心是自受用的心,深心是什麼?信,對佛陀教誨真信、真幹。你真的理解你就真幹,幹了之後真有效果,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不受外面環境污染。恭敬尊重一切佛,這個一切佛是一切眾生,《華嚴經》上所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個範圍就廣大。佛是什麼?佛是覺。動物有覺知,植物也有覺知,江本博士實驗水,水是礦物,現在我們知道礦物也有覺知。我們坐在這個講堂裡,桌椅板凳有沒有覺知?有覺知。彌勒菩薩講得好,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把它換算一下,它的單位是百千,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三百二十兆的念頭。「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質,「形皆有識」,識就是見聞覺知,就是受想行識。所以物質有,只要是物質都會聽、都會看,都懂得人的意思。虛空也是物質,你怎麼能說它沒有?法差別很大,無量無邊,但是同一個自性,自性清淨圓明,同一個自性。自性本來就有見聞覺知,所以自性變現的一切法統統有見聞覺知。
- Mar 12 Fri 2010 11:44
三昧之體是一個都是清淨心
dol0042 三昧之體是一個都是清淨心
>>>下面他舉例子,「如善財見解脫長者,即入三昧,名普攝一切佛剎無邊陀羅尼,十方各現十佛剎微塵數佛國土海清淨莊嚴,總在身中,即明一切眾生身,總含無邊佛剎,體相無礙」。這個境界不可思議,尤其是末後這幾句話,說得太好了,不是我們沒分,我們有分,只是我們完全不知道,迷失了自性。這種無比殊勝莊嚴的現象,居然我們是一無所知,就在面前!是一無所知。這是善財童子參訪見到解脫長者,因為長者修定,他也修定,這個定叫「普攝一切佛剎無邊陀羅尼」。實在講這個定的名稱都從作用上講的,三昧之體是一個,都是清淨心,清淨心起用出生無盡遍,在三遍裡面第二個講的出生無盡。像萬花筒一樣,你要看什麼境界都能顯示出來,這看什麼?看佛剎。遍法界虛空界裡面佛剎無量無邊,無有窮盡,為什麼?它決定跟性德相應。自性沒有邊際,其廣無邊,其深無底,所以它現的相跟性德當然是相同的,不可能有例外的。所以它現的相,相就是世界,就是從一體起二用,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就像這個經上所講的,十方各現十佛剎微塵數佛國土,海是形容詞,像大海一樣,十方無處不現。現多少?這數字是無法計算的。
- Feb 27 Sat 2010 12:22
於其身上各隨身分皆出化身
dol0041 於其身上各隨身分皆出化身
>>>我們看長者在此地給我們舉的這個例子,他的例子就是五十三參裡頭的。善財童子見海幢比丘,於經行地,這個地的旁邊,他在那打坐,結跏趺坐,我們講雙盤,盤腿坐在那裡。離出入息,這個功夫高了,說明他心地清淨。離出入息是什麼?沒有呼吸。無別思覺,沒有念頭。無別思覺就是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著重他沒有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沒有呼吸的狀況。沒有呼吸,他這個人怎麼能生存?這個境界讓我們可以聯想到他全身毛細孔在呼吸,他不用鼻孔,我們凡夫呼吸靠鼻孔。能不能做到?能做到。大乘經典裡面常常告訴我們,清淨心到一定的程度,六根互用。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身是全身體,六根互用,我們現在鼻呼吸,整個身體都呼吸,一般人覺察不到;整個身體都能見,都能聽,見聞覺知,不一定在某一個根,全身都是,這是很深的定功。我們相信,我們有理由相信。佛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完全終止了,自性裡面的德能自然就流露,都回歸到自性。自性,用現在的話來說,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所以整個宇宙是個有機體。正報一毛孔,汗毛孔,最小的,依報裡面一微塵,都有大千世界,這是佛法裡面說的。精神現象跟物質現象是不能分的,物質裡頭有精神現象、有見聞覺知,見聞覺知裡面有物質現象,所以我們今天講唯心、唯物都錯了,物質跟精神永遠是在一起,永遠是分不開的。這些年來,我們從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裡面看到了,這是很難得的一個緣分。水是物質,是礦物,它不是生物是礦物,它有見聞覺知,也就是證明了它能看、能聽、能嗅、能懂得人的意思。我們一個善念對它,一個惡念對它,看它的反應很明顯。這些事實真相我們知道了,我們對於佛經上說的這些修行人,他們的功夫境界超越我們的常識,我們看了能信,能夠給他肯定。
- Jan 07 Thu 2010 14:36
所以佛法講信解行證
dol0040 所以佛法講信解行證
初住菩薩就有能力在十法界,隨感,隨眾生的感他就應化,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以佛身得度他現佛身,應以比丘身得度他現比丘身,他得大自在,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面講的三十二應。應,不離本處,能夠遍十方遍法界,哪個地方有感,那裡就有應,有這麼大的能力,為一切眾生現身說法。現身說法,他還會不會起心動念?給諸位說,沒有,決定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這個要懂。不懂沒有關係,後面一遍一遍的來說明,你慢慢去體會。不懂不要去想,愈想距離就愈遠,為什麼?想是妄想,放下妄想你真正契入,你就真懂得了,只要有妄想就不行,這是佛法。佛法裡面確實有最高的科學,科學說什麼?拿證據來。拿不出證據就不合科學,科學的精神就是要證據,成佛得拿證據來,證據向誰拿?找成佛的人。譬如你入定,你這個定的功夫能夠到四禪八定,六道裡面的事情你就看得清清楚楚,你拿證據來,這證據拿不出來。可是我要知道,我看到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我要找誰來作證?找個也有這樣的定功,我就向他請教,跟他講我看到的境界,他跟我講,對,沒錯,我看到跟你一樣。然後再找第三個人,那個人也有這種定功,你去問他,他說我看到的跟你們兩個人一樣,這證據。而且它平等,只要你把執著放下你就見到,它怎麼不是科學!高等科學。科學家要用儀器,佛法不用儀器,儀器永遠找不到真相,為什麼?分別執著沒放下,你怎麼能見到真相!所以開悟的人要找祖師大德給他做證明,祖師大德他是開悟的人,你說出你悟入的境界,他知道,你一提他就了解,他給你印證。印證他就是你的老師,你就是在他會下開悟的,他給你做證明。佛成佛了,要找別的佛給他做證明,它是講要證據的,所以佛法講信解行證,後頭有個證,沒證不行。我們這裡講宗趣,趣就是證,這就科學精神,你要說佛教是不科學的,那信解行證,證,科學講得通。這是會,第三會。
- Nov 27 Fri 2009 14:21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dol0039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今天還有個人告訴我,說香港有個算命的算得很靈。我問他什麼名字,他不知道。他說算個命六千塊。他一天只算六個人,而且登記排這個名字,三年都還輪不到。他說這個人非常靈,給你算的流年終身,一點都不會錯。他會算命,他不會改命運。我相信他的功夫不可能超過《了凡四訓》遇到的孔先生。這命能改,雲谷大師就教人改命運。所以明白這個道理,這個道理你真的明白了,你就很歡喜布施。布施要不要考慮?不要考慮,有什麼好考慮的,別人有需要的,真正有苦難的,去幫助他。清淨心布施,你得來的財富是清淨的;你顧慮這個、顧慮那個,布施的時候,你能夠得財富,你很煩惱,為什麼?你心不清淨,道理就是這樣。有人很有錢、很有福報,很快樂;有人很有錢,他很憂慮、很痛苦,不都是這個樣子嗎?這才是真正的因。聰明智慧,法布施;健康長壽,無畏布施。什麼樣的因,什麼樣的果,六道輪迴就是因果報應,一點都不差。你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個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真理。
- Nov 25 Wed 2009 15:53
平常講的無所不知
dol0038 平常講的無所不知
佛得菩提就開悟,我們現在一般人講開悟了,他證得自性覺,覺悟了。為什麼會覺悟?現在我們很清楚、很明白,他把妄想分別執著一起放下,放下就覺了。不放是迷,放下就覺了。這個時候六祖惠能大師是放下了,所以他覺了、他開悟了,這一悟就智無不周。智是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周是周圓,就是圓滿的意思,智慧圓滿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無所不知。智慧不要去求,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整個宇宙之間一切事理、性相、因果,你沒有一樁不知道。只要你肯把妄想執著放下,你就是佛。你沒有放下,我們可以說你是個糊塗佛,不能說你不是佛;因為你現在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你現在是迷邪染的佛,而不是覺正淨。不能不承認你是佛,你本來是佛。
- Nov 18 Wed 2009 11:57
不是幡動,不是風動,仁者心動
dol0037 不是幡動,不是風動,仁者心動
現在我們看看這個波動現象,就是「超弦與多維空間」,我們節錄的這幾句話,這科學家說的,給我們做個參考。「超弦理論認為,不存在粒子」,你看看到最後,粒子是什麼?是基本的物質,所有物質現象是它變出來的,這個東西沒有了,物質就沒有了。這跟佛家講的萬法皆空,《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是不是這個情形?真的,物質不存在,物質是幻相。後面說「各種不同的粒子只不過是弦的不同振動模式而已」。他把什麼?他把那個琴,琴不是有彈琴的弦嗎?你彈的時候振動。他說粒子從振動裡頭產生出來的。他想像,這是幻想,想到有個弦。佛告訴你,弦都沒有了,心動!六祖大師當年到法性寺,就是現在的光孝寺,聽印宗法師講《涅槃經》。他看到有兩個聽眾,外面風吹著幡,兩個人在爭論,一個人說,你看幡動;不是的,風動,那個講幡動,他們兩個在爭論,爭論不休。六祖走上前去跟他們兩個說,「不是幡動,不是風動,仁者心動」。風也沒動,幡也沒動,是你心在動。這才把現象的根源說出來了。印宗法師經講完之後下來跟他交談,佩服得五體投地。
- Oct 05 Mon 2009 22:11
生生世世六道裡結的緣
dol0036 生生世世六道裡結的緣
下面一句是講他起作用,他起的作用跟十方一切如來完全相同,沒有兩樣,平等平等。一切世界中示現成佛,舉一個例子,像釋迦牟尼佛這種示現,八相成道。我們就想到,連成佛都可以示現,還有什麼不能示現?三十二應是說三十二類,是種類,每一類無量無邊。你跟遍法界虛空界那些六道眾生、那些十法界的眾生,過去你沒有開悟的時候,沒有回歸的時候,跟他們都有緣分,生生世世六道裡結的緣,四聖法界裡結的緣。現在你成就了,還有很多人沒成就,他們在受苦你知道,他們在享樂你也知道,他們在修行你也知道,修行遇到了瓶頸不能突破你也知道,你沒有一樣不知道。既然知道了,知道就是感,你自然會去幫助他,應以什麼身幫助他就現什麼身,應以佛身你就現佛身,應以菩薩身就現菩薩身,應以聲聞身就現聲聞身,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那個身統統能現。不但能現有情身,還能現無情身,能現山河大地,能現花草樹木。所以有人遇到瓶頸,看到花草樹木他開悟了,看到自然現象,風吹樹葉,他看到,開悟了,雨打芭蕉,他聽到,開悟了。他為什麼平常聽都不開悟,今天聽就開悟?今天開悟是這個人示現的,不是沒有原因,你的緣要用這種方法幫助你開悟,他就現這個現象,能現無情身。懂這個道理,我們如果心地善良,法性所變現的山河大地、花草樹木,沒有一樣不是究竟圓滿的。所以,風水有沒有?有。風水從哪裡來的?從人念頭上來的。你念善,山河大地、你的環境就變得很美好,你不善,住在美好的環境裡,住幾天這個環境就變壞。風水家常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你有福,無論住在哪裡,這個地方就有福;你沒有福,這個地方是風水寶地,你去一住它就變壞了。所以風水在善心,不在外頭,外面去找,錯了,那叫外道,哪裡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