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G文件-學佛修行 (4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教學非常重要現在教育出問題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師下個學期就被學校解聘
 >>>
此地大師講,「對治大慈大悲同行攝生不圓滿自在障,令圓滿故」,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字眼就是「同行」。四攝法裡,同行就是同事,四攝法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最後一條。菩薩大慈大悲,特別是在現前這個社會,跟這些大眾同事。在這個時候攝受一切眾生,當然不圓滿、不自在,也就是你做得好辛苦。這個事情,我們老師確實真有智慧,我們不能不佩服,為什麼他早就把這個話告訴我們了。我們學佛虔誠,尊師重道,接受老師教誨,我們都跪在那裡接受,我們經典是捧在頭上的,頂戴著佛經接受老師教誨,恭恭敬敬。老師笑著說:今天你來聽我教導,你們都是跪著在這裡求法,將來到你們傳法的時候,你們要顛倒過來向求法的人跪著把法送給他,他還未必接受。這老師教的,現在真是這樣的。想想我們小時候念書在學校那個情形,跟現在學校裡的師生關係完全不一樣。在我這個年齡,小時候我們上小學、中學的時代,那是抗戰期間,確實師生如父子。抗戰期間我們是流亡學生,離開父母、離開親人,沒人照顧,老師照顧。老師照顧這批學生就如同兒女一樣,無微不至,我們對老師感恩的心永遠不會忘記;同學真的比親兄弟姐妹還要親,真的互相尊重,關懷照顧,互助合作,你才能活下去。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戒律看得好像是吃人的禮教
 >>>但是契入這個境界是不容易,障礙在哪裡?障礙不在外面,在自己,什麼障礙?放不下就是障礙。可是放也要知道從哪裡放起,我的老師當年教我從布施下手,我學了這麼多年,在《華嚴經》裡才看到佛說的三重障,才恍然大悟。為什麼我們進步這麼緩慢?不要說是十住的門,十信的門都沒進得去,這才知道三重障,有這個障礙。老師教我們,實在講是善巧誘導,如果老師當年要說三重障,我們初學佛的人可能不以為然,所以他不提這個詞,他只講三種布施。三種布施很能誘惑人,為什麼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很能誘惑人,聽了之後很有受用,自己這三方面都缺乏。凡心沒了,從這裡下手好,斷惡修善,然後再提升到破迷開悟,破三重障是破迷開悟。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道裡面升沉不定行善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四七卷)  2009/9/29  檔名:12-17-2047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58 沒有老師指點你永遠迷惑不覺悟
>>>下面大師引用「論云,所以偏加金剛藏者,得此定故」,毘盧遮那佛加持金剛藏菩薩,為什麼他所得的就是這裡所講的「菩薩無量方便三昧」,他得到了,得到這個定才能夠普度眾生。「前由佛力能入」,他是承佛的威神加持,他能入這個定。「今由定力佛現」,在定中佛現前了。「互為增上」,先是佛幫助他,教他怎樣修學、怎樣得定,他真幹,真得到了。現在看到佛力的加持,他感受到了,這就是定力佛現。「力相云何」,力是定力,相就是佛相。「謂無作三昧,顯自覺智,寂不失照,冥同佛心,故感佛現三業加也」。文字不多,意思都說圓滿了,無作三昧就是自性本定。所以諸位要曉得,誰加的確實,老師教你,你才恍然大悟,沒有老師指點,你永遠迷惑,你不覺悟。老師教你,老師不居功。你成佛了,佛說佛沒有度你,誰度你你自覺、自悟、自度,這是真的。佛要能度人的話,那佛大慈大悲,他要不把我們統統度成佛,他慈悲何在!所以這是不可能的。迷是你自己迷的,悟還是要你自己悟;你自己不悟,佛沒有法子代你悟。佛對我們最大的幫助,就是老師對學生,他把他自己怎樣破迷覺悟的那種經驗、他那些方法,提供給我們做參考。我們跟他的根性未必相同,所以只能夠說做參考。如果我們覺得他這個方法我也可以做,我也能行,你就不妨認真學習。如果實在他這個方法我們覺得有困難,做不到,我們可以從他的教導裡面得到一些原理原則,把握著原理原則我們另外選一個法門專修,決定能成就。>>>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57 心浮氣躁世間事情都不能成就
 >>>今天這段文一開頭,『以三昧力』,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加分」這段文有三大段,第一段「標加所因」,就是這一句四個字,「以三昧力」,第二「加緣顯現」,第三「讚說因緣」。「今初加所因者,謂以三昧力故」,這就是說為什麼你能夠得到佛的加持,是因為你有三昧力,所以佛就加持你。佛是什麼《華嚴經》上講的毘盧遮那如來。毘盧遮那是印度話,梵語,翻成中文意思叫遍一切處。你們想想這什麼意思遍一切處就是自性。自性是什麼?還不就是佛所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要你心定了,你自己,那個如來是自性,我們自性裡面本來具有的智慧德相就起作用,你的定功愈深愈廣,那個作用就愈明顯,就這個意思。諺語有所謂「心浮氣躁,凡事不成」,你想想看這個意思,心浮氣躁,凡事是我們凡間的事情,就是世間事情都不能成就。這是什麼事這是佛事。佛事是什麼佛事是覺悟的大事。佛是覺悟的意思,佛事就是叫我們自己覺悟過來,這叫佛事,我們從迷回歸到覺這叫佛事,可見得這個定多麼重要。讓我們再想想,《佛遺教經》裡面所講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這個無事,無論是世間事、出世間事,只要你把心制伏在一處,我們這個心妄念太多,這個心就是講念頭,你把所有念頭都放下,心就定了。定是你自己的真心,你的真心現前了,念頭是妄心,念頭不是真心,真心離念,這大乘教裡面常說,有念就是妄心,就不是真心。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56 我不怨天 不尤人滿心的歡喜 
 >>>
我們學淨土,無論是念佛、是誦經、是學教,都要以清淨平等覺為目標,《無量壽經》經題上的。清淨心決定不要被世間假象所染污,這重要!知道統統是假的,統統都是有毒的、有害的,不是好事情。名利能接觸不可以。所以要深信因果。深信因果,對初學來講有很大的幫助,知道什麼你殺生將來要償命,經教裡講得很好,你吃牠半斤,你來世要還牠八兩,欠命的要還命,欠債的要還錢。真正肯定這個事實,我們再窮困都不敢幹。我知道這一生我們受了很多苦難,那是一些不善的業所感的,現在都報掉了。我不怨天、不尤人滿心的歡喜感恩,斷惡修善,來生多美好,這一生時間短,來生的時間長,這是聰明人。以前李老師常常跟我們講,做人要有前後眼,前眼看到過去世造的因,後眼看到我將來的果報,這叫聰明人、叫明白人。決定不再幹傻事,不再幹虧心事,起心動念自己都有個約束。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55 我們很多學佛的人搞錯了

>>> 「又顯諸佛同說故」。法慧法師在這裡講十住經,「十住品」就是十住這品經,十方無量無邊無數的諸佛都講這個經,這經還能錯得了肯定利益眾生、利益自己。不是法慧菩薩一個在講,這麼多法慧佛都在講,顯諸佛同說。「加佛同名法慧者」。名號我們要曉得,佛門裡,佛的名號、菩薩的名號不是隨便說的,它是表法的,佛的名號表果德,菩薩的名號表修德。法慧菩薩他在修這個法門,修十住品;微塵數諸佛他們是法慧佛,就是這個法門他畢業了,修圓滿了。菩薩正在修,像博士班的研究生;佛是博士班畢業,已經拿到博士。同一個法門、同一個科系,表這個意思。我們平常中國人都喜歡念觀世音菩薩,求觀音菩薩保佑,其實很多都在搞迷信,為什麼不懂菩薩名號表法的意思。觀音菩薩表什麼表大慈大悲,我們念觀音菩薩,要把自己心性裡面的大慈悲心念出來,慈悲心念出來,自己就是觀世音菩薩,是這麼個意思。我們念阿彌陀佛,要把自性彌陀念出來,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同一個心性,自他不二,總得明白這個道理。地藏菩薩表孝親尊師,把自己自性裡頭孝敬,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個心念出來,這是地藏菩薩。菩薩名號代表修因,佛的名號代表果德,修因證果。所以名號是通號,不是專說哪一個人。現在我們很多學佛的人搞錯了,好像觀音菩薩肯定就是那一個人,不是的,觀音菩薩無量無邊,修這個法門的都叫觀音菩薩。像此地的法慧菩薩,你只修十住品,統統叫法慧菩薩。所以它是通名,不是指哪一個人,這不能不知道。你搞錯,那就流於迷信。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54 凡是從事於教學的這是規矩
 >>>
下面說,「多佛加者,顯於法及法師,增敬心故」。你看人一發心,依教修行,證得這個階位的三昧,就能感得這麼多佛來加持。加持的用意何在顯於法,法是這個法門,十住法;這位法師是法慧法師。初住菩薩都叫法慧,依法修行開悟了。開悟之後他當然要幫助眾生,要教化眾生,這麼多佛的加持,讓一切眾生見到增長信心,這個很重要。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我們常常讀到,他老人家常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加持這個法門,加持這個講經的法師,你就曉得多重要。唯有加持,一般大眾才提醒,這個法門好、法師好,我們對他尊敬,向他學習,道理在此地。在現前這個時代,我們應該怎麼學習祖師大德常常提醒我們,「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此地講的是不是僧讚僧是的。為什麼法慧佛加持法慧法師,這是僧讚僧,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學到。這種加持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護法,一個人成佛,法慧菩薩成佛,無量無邊無數的諸佛來加持他,他弘法利生教學順利,沒有障礙。我們在這裡要學到這句,要學會讚歎法門、讚歎法師,凡是從事於教學的這是規矩,一定要懂。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53 三福是三條人天法小乘大乘
 >>>
你心裡這三種煩惱的念頭都沒有,這個時候感得「佛現三業加也」,自自然然感應。寂不失照,冥同佛心是感,佛身出現了。這個佛身是報身佛盧舍那,有身相、有言語、有意念,這三業不可思議,我們無法想像。這個境界裡面不但沒有善惡,連染淨都沒有,叫真的淨土。有染淨,沒有離開分別;有執著,沒有離開善惡。所以有分別就是方便有餘土,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有執著那就是六道凡夫,六道裡頭有善惡。無論在哪一道,我們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有沒有一念清淨的時候肯定有。有沒有得到佛的加持?有得到佛的三業加持,但是我們疏忽,沒感覺到,人人都有。不但人有,畜生、餓鬼、地獄也都有,為什麼那個念太快,這一念清淨,底下一念迷了。一念時間多長?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鐘有多少個念頭?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頭。所以我們能肯定這一生當中,一念清淨的時候決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淨還來不及感受,第二念就迷了,問題在此地,保不住,保住就好了,所以要練習。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52 不動念就是破根本無明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四八卷)  2009/9/30  台灣高雄  檔名:12-17-2048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51 回過頭來斷惡修善不墮三惡道
 
>>>那個榜樣的用意何在用意是幫助人省悟過來。業障重的人,幫助他省悟過來斷惡修善,也就是幫助他不落三惡道。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做很多惡事,來世墮三惡道。菩薩做十戒,做行善,修苦行,用這種方法讓他看了心有所感動,回過頭來斷惡修善,他就不墮三惡道。人做極大的壞事,只要他還有一口氣在,他還能懺悔,就有機會不墮三惡道。就怕沒有人提醒他,他那個惡念不能悔改,那個虧就吃大了。這是對於根性劣的人說的。根性殊勝,很聰明、很有善根,菩薩就示現幫助他破迷開悟。破迷開悟什麼他能夠脫離六道輪迴。斷惡修善不能脫離六道,只是不墮三惡道,從三惡道把你提升到三善道,沒離開三惡道,離開三惡道一定得破迷開悟。什麼是迷最嚴重的迷惑就是執著,就是常常有一個控制的念頭、佔有的念頭,這兩個錯誤念頭是你在六道輪迴裡頭造一切惡業的根。你為什麼要佔有、為什麼要控制你以為是真的,你不知道六道是假的。如果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念頭就放下。這是關於迷悟,你省悟過來之後,才知道過去錯了、真錯了,為什麼會動這種惡念。控制佔有是惡念,嚴重的惡念,為什麼自私自利從它起來的,貪瞋痴慢從它起來的,煩惱習氣從它生起的。所以我們修行,最重的習氣先斷,這兩種習氣最嚴重,我們從這裡下手。真的要把念頭轉一轉,一切所作所為是為利益眾生,是為幫助眾生,幫助他要有正確的方向目標,那就是幫助他斷惡修善,幫助他破迷開悟,幫助他轉凡成聖。這個目標是純正的,這種思想見解叫佛知佛見,做這些工作的行為那叫菩薩行,我們這一生就不會再犯錯誤了。行的是菩提大道、成佛之道,於世間法不再沾染。不再沾染是心地裡頭沒有,事上呢事上幫助眾生,有,心上沒有。一定要學佛、要學法身大士他們的行德。我們凡夫,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凡夫行,下頭沒有德這個字,下面叫什麼叫業,業報的業。凡夫叫行業,菩薩示現叫行德,不一樣!這個我們要懂得。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50 教他們要懂得仁愛這是對人
 >>>所以在我們這個階段,階段是從時間上講,我們這個區域,就這個大千世界、這個地區性來講,他的德號叫釋迦牟尼。實際上佛哪有名稱,佛菩薩沒有名字的,他的名字是他在此時此處教化眾生的宗旨,這就他的名稱。宗旨從哪裡定是從這個地區的學生,他需要什麼。釋迦的意思是能仁、仁慈,也就是說我們這個地區裡面的眾生缺乏的是仁慈,我們中國人講仁愛,缺乏這個東西;再講得通俗一點,缺乏愛心。仁,中國的文字是兩個人,人字邊一個二,二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起心動念常常想到別人,這個世間缺乏這個,有這種人太少了,大多數的人起心動念都想到自己,沒有想到別人,所謂是利己就損害別人,這就所謂是自私自利。能起心動念想別人不想自己,這叫仁愛,就缺乏這個。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此時此處教化這些眾生,教他們要懂得仁愛,這是對人。對自己呢對自己也成了問題,牟尼,牟尼的意思是寂靜,也就是清淨心,這個地區的眾生心不清淨,所以用牟尼。可見得這就是佛法教學的宗旨,釋迦牟尼。我們學佛,對於老師的宗旨不可以不知道,老師的宗旨就在名號裡頭。我們天天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念這個佛號就是念老師教學的宗旨,我們常常念到,對人要仁慈、要仁愛,對自己要清淨。什麼叫清淨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清淨,就是牟尼;以大慈大悲心去幫助一切眾生,這就是釋迦。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49 作菩薩然後再來叫倒駕慈航
 
>>>人的壽命短暫,壽命終了還是隨業流轉。不錯,你是有佛法的種子,你來生能不能得人身是大問題。得人身,能不能繼續再遇到大乘,再接著修行,難中之難!學佛的人,絕大多數到來生就迷惑了,為什麼這一生修得不錯,來生得大福報,一享福就迷惑,享福哪有不造業的道理!如果罪業造得多,死了之後來生必墮三途。墮三途可麻煩了,進去容易出來難,到哪一生、哪一劫你才能出頭你才能夠又遇到佛法再修行這一個圈可繞大了。佛法講時間是論劫數算的,你什麼時候才能回頭所以聰明人、真正聰明人,當然把這世間所有一切都捨掉,他的一生決定要成就。真正聰明有智慧的,往往你看不出來。你認為什麼認為這個人呆頭呆腦,你瞧不起他。他這一生當中就老老實實抱住一句佛號「阿彌陀佛」,念個三年五載他真往生了這個世間叫一等聰明人。我們看《淨土聖賢錄》、看《往生傳》,從真正遇到淨宗,聽到這個法門,下定決心念佛,許許多多三年就往生了。早年我在台灣講經,有人提出這個問題來問我,他說是不是他們壽命到了,三年壽命就到了,往生了這話能講得通嗎偶爾幾個人也許可能,那麼多人不太可能。不可能,他三年往生了,那是什麼意思他有壽命他不要了,三年功夫成就了,不要壽命,到極樂世界去,提早去了,這個就可能。這個世界確實生生世世還有些家親眷屬,不少有緣人,有恩有怨的都是有緣人,你想不想幫助他、成就他真的要幫助他、成就他,自己必須學成一身本事,你才有能力幫助他。這個本事是什麼?這個本事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在我們這個世界,我們做不到,煩惱習氣重,外面的誘惑太多、太雜。到極樂世界去,去幹什麼到那裡去明心見性,到那個地方去作佛、作菩薩,然後再來,叫倒駕慈航,你就不難了。再來的時候,寂用自在!這叫真正聰明人,真有智慧的人,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48 「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色界、無色界雖然苦樂憂喜他斷了,這個斷不是真斷,是他的定功把它伏住,這個斷叫伏斷,石頭壓草沒有除根。所以它在大乘教裡面它不叫禪定,它叫捨受,不叫三昧,叫捨受,真的斷掉就叫三昧。佛法裡面有三昧,世間法裡頭沒有三昧,捨受是相似的三昧,定失掉了,他煩惱又起現行。所以我們要真斷,真斷在哪裡斷?在生活當中斷,在工作當中斷,在處事待人接物裡頭斷。學什麼?不再執著,不再分別。當然你一下斷不乾淨,分別執著降溫、減輕,一年比一年輕,一個月比一個月輕,這是真精進,這是大精進。只要這個東西減輕,智慧就增長,為什麼?它障礙了你的智慧、德能,也就是《壇經》上講的第三句「本自具足」。具足什麼?《華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那就是本自具足。這個東西把你的智慧、你的德行、你的能力、你的相好障礙住,不能現前。你放下一分它就透一分,放下兩分它就透兩分,放到一定的程度,《金剛經》上說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你想想這兩句話是什麼境界?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初住菩薩的境界。你不能把無明破掉,你的心不清淨;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清淨。所以你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統統現前了,這不要求,本來有的,果!為什麼要學佛?現在人講的我要求聰明智慧,我要求無量的財富,今天把整個地球財富給你,整個太陽系、整個銀河系的福報都給你,太小了,九牛一毛,不值得一提。你只要一見性,你得到的是整個宇宙,遍法界虛空界。所以你要問,你學佛為的是什麼?我要得到整個宇宙,給我地球我不要,太小了,這算什麼!你只要一見性,初住菩薩就得到了,能生萬法,那才叫真實的智慧、真實的福報。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47 「本覺本有,不覺本無」

說到這個地方,我就很自然想起,我在二十六歲的時候剛剛接觸佛法,第一次見出家人,我見的出家人是章嘉大師。我向他請教,提了一個問題,我知道佛法好、佛法殊勝,有沒有什麼方法讓我們很快就能夠契入?我們提了這個問題。老師看著我,我也看著他,一看就看了半個多鐘點,這什麼?三昧,入定。他一直看到我的情緒整個定下來,他才跟我說話,這有道理。年輕人心浮氣躁,你給他講,耳邊風,這個耳朵進去那個耳朵出去,不管用。定了半個多小時,我好不容易半個多小時在等他一句話,等到之後,這個話一輩子都忘不了。這個教學法高明,這個教學法不是他的,經上有的,《華嚴經》上不就是這樣教學法嗎?這才能夠傳道,才能真正得道。我跟章嘉大師三年,我跟他那時候他老人家六十五歲,我二十六歲,他是六十八歲圓寂的,我跟他三年。每次見他我都有問題向他請教,他至少讓我靜下來五、六分鐘他才說話,他不是一問馬上就答,沒那麼快,言語、行動都非常緩慢。那個時候不知道,到以後學了大乘教才知道,大乘經裡面常講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我從章嘉大師的日常生活當中看到了,真的常在定中,行住坐臥都在定中,叫人不能不佩服。他接見的客人也很多,沒有廢話,往往客人來訪問的時候坐上一、二個小時,我想他老人家說的話絕對沒有超過二十句。我跟他三年,沒有超過二十句的。可是句句實用,沒有廢話,講的東西簡單明瞭。所以這個我們要學。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46 為什麼沒有辦法幫助你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八九0卷)  2008/1/1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1890 ★請上網看全文★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45 他心地清淨一聞千悟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八八八卷)  2008/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1888★請上網看全文★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44 小的事情結怨供養多了貪心
 
所以五十三參就是現實的生活,這個你一定要懂,我們從早到晚,你接觸的一切人事物,那就是五十三參。無論是你家庭的生活、你的工作、待人接物,你接觸,有沒有執著、有沒有分別?不執著那你是阿羅漢,不分別你是菩薩,不起心不動念你是佛,這是要練功的。這五十三位善知識,有表順境的、有表逆境的,在我們講有善人、有惡人,善人、惡人善惡不二,他都平等。可是在表法是教我們初學,無論是善人、惡人平等恭敬,普賢菩薩的禮敬諸佛。決定沒有說兩種態度對人,那你就錯了,你不是學《華嚴》的。我以什麼樣的心對釋迦牟尼佛,以什麼樣的態度對阿彌陀佛、對毘盧遮那佛,我對所有一切眾生就是這個心態,這叫真的學《華嚴》。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g0043 人間有沒有地獄
 佛法講的,一微塵裡面有大千世界。以前我們在一般經上聽的「芥子納須彌」,芥菜子裡面有須彌山,芥菜子沒有放大,須彌山沒有縮小,居然芥菜子裡面有須彌山,完整的,不就跟這個道理一樣嗎?為什麼?因為所有現相都是虛幻,它不是真的。這個跟《般若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上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般若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一切法就是我們現前你六根所接觸到的,你能見、能聞、能知、能覺,不是真的,你所聞、所覺、所知也不是真的,告訴你都不可得。不可得,你在這裡打妄想要得到,你不是自找苦吃嗎?

am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